正文 第56章 五湖四海客,都做文明人(1 / 1)

春節前,小宋從廣州回上海,到了地方,跟家裏人發牢騷:剛才在火車上生了一肚子的氣。為什麼呢?原來他遇到了這樣的一家人:晚8點,他們上車後就沒停過嘴,吵得旁邊的人頭都大了;到了半夜12點,女孩兒居然打開收音機聽歌曲;沒過一會兒,他們又開始扯開嗓門大聲說話——那時是半夜兩三點啊!這些人有說有笑,一直吵到早上5點下車。大家也沒好意思說他們,結果小宋沒睡好覺,憋了一肚子的氣。

在火車上,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素昧平生。有的人也許想,反正誰也不認識誰,下了車誰對誰都沒什麼影響,所以就無所顧忌,為所欲為。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缺乏修養的人。即使我們下了車互不相幹,但是有修養的人無論在熟人麵前還是在生人麵前,都會懂得替別人考慮,講究禮儀。大家互相尊重,才能有一個愉快的旅途,下了車,也保留一個美好的回憶,為什麼要被“幹夫所指”呢,而且在火車上也未嚐沒有結識新朋友的機會。

那麼,坐火車應該遵守哪些禮儀呢?

坐火車別逃票,這是基本的要求。要預先買票、排隊檢票、持票上車。

上車的時候,不要擁擠,更不要從車窗上車。

進入車廂後、對號入座(臥),不要占用別人訂好的座位。東西應放在行李架上,不要放在過道上而妨礙別人通行。行李也別放在別人的行李上,以防把別人的東西壓壞了。取行李的時候要脫了鞋再踩座位去取。在公用茶幾上,別過多地堆放自己的東西。

火車上空間狹小,相互保持距離顯得更加重要。要給別人適度的空間,比如在座位上休息,不要東倒西歪、靠在他人身上,不要把腳蹺到對麵的座位上。

安靜是公共環境裏共同的要求。在火車上,空間狹小,如果再鬧哄哄的,很容易使人心情煩躁。不要大聲喧嘩,要管好自己的小孩,別讓他(她)哭鬧、到處亂跑或糾纏人。

火車上也是用餐的地方。在這個人群密集的地方,吃東西別有特殊的味道,比如臭豆腐、鹹魚,你自己喜歡,不意味著別人也喜歡,吃這些東西,你可能成為全車廂人的“公敵”。用餐時,別大吃大喝,猜拳行令,這畢竟不是你自己家。吃剩的東西別扔到過道上,也別扔出窗外——因為大環境和小環境都需要維護。

當然,火車不同於公共汽車。在火車上,有時我們可以和陌生人交流,但是應注意以下幾點:別隨隨便便拿人家的書刊來看,也不要湊過去與別人一起看。要尊重對方的意願,不能一廂情願地去和對方交流,以免打擾對方。

即使和旅伴談話投機,也不要沒完沒了,看到對方有倦意就應立刻停止;另外不要交淺言深,萍水相逢就去問對方姓名、住址和家庭情況等。

臥鋪車廂是睡覺的地方,但這裏和家裏的床鋪是有區別的。這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睡覺,應該注意自己在別人麵前的形象。在臥鋪車廂休息時,袒露胸懷、撩衣撩裙是不莊重的;和戀人、配偶共睡一張鋪位也是不適當的;不要采用不雅的姿勢;也不要注視他人的睡相和睡前準備。

如果和親友外出或和同事出差,還需要了解火車上座次的特點。一般來講,距離火車頭愈近的座位愈好;麵對火車行進方向的一側座位更好;臥鋪中,下鋪最好,其次是中鋪;在同一排座位之中,臨窗者是上座,臨道者為下座;在同一行座位之中,右座高於左座。這樣,與領導和長輩同行,就懂得適當地安排座位了。

吃東西要注意氣味,和陌生人交流要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