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轎車裏麵別瞎坐(1 / 1)

某公司的劉先生年輕肯幹,點子又多,很快引起了總經理的注意,總經理打算提拔他為營銷部經理。為了慎重起見,總經理決定再進行一次考查,恰巧要去省城參加一個商品交易會,需要帶兩名助手,總經理便選擇了公關部薑經理和劉先生。出發前,由於司機乘火車先行到省裏安排一些事務,還沒回來,所以他們臨時改為搭乘董事長駕駛的轎車一同前往。上車時,劉先生很麻利地打開了前車門,坐在駕車的董事長旁邊的位置上。董事長看了他一眼,但劉先生並沒有在意。車上路後,董事長駕車很少說話,總經理好像也沒有興致。

回到公司,同事們知道劉先生這次是同董事長、總經理一道出差,猜測著肯定提拔他,都紛紛向他祝賀,可奇怪的是,提拔之事卻一直沒有人提及。

後來經人提醒,小劉才恍然大悟。原來,提拔的事之所以“泡湯”,是因為小劉的乘車禮儀出了錯,領導對他產生了不滿。

乘坐轎車,看似簡單,一共就有五個座位,可是一旦弄錯了座位,卻可能造成禮儀上的失誤,從而影響我們的形象。那麼在上麵的事例中,小劉犯的是什麼錯誤呢?他沒有弄清楚轎車上麵座位的區別,自己坐了比領導還好的位置,從而引起了領導的不滿。

那麼轎車的座次是如何區分的呢?一般來講,由專職司機駕駛轎車時,通常講究右尊左卑,後排為上,前排為下。座次自高而低依次應為:後排右座,後排左座,後排中座,前排副駕駛座。這樣的安排也許最初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但是如果駕駛者是轎車的主人,座位的順序是:前排座為上,後排座為下;右為尊,左為卑。如果司機是轎車的主人,客人應該坐在主人旁邊,也就是前排右座。

小劉坐在董事長親自駕駛的車上,副駕駛的位置是上座,本應由職位比他更高的總經理坐,他卻坐上去了,難怪總經理和董事長覺得他不懂禮貌,沒大沒小。這雖是一件小事,可是在等級分明的職場中,卻會讓上級心裏很不舒服,難以原諒,小劉從而失去了提升的機會。

乘坐轎車,還有哪些禮儀要遵守呢?

上下車的順序也需要注意。主人陪客人乘同一輛轎車,應幫助客人上下車。事先打開轎車的右側車門,並以手指示車篷上框,提醒客人注意。等客人坐好後,關上門,主人才可以從左側車門上車。若同親友乘同一輛車,應請女士和長輩先上車,並為之開關車門。抵達目的地時,主人應先下車,並繞過去為客人打開車門,以手擋住車門上框,協助其下車。親友一同乘車時,男士和晚輩也應如此。穿短裙的女士上車時,應雙腿並攏,背對車座坐下後,再收入雙腿;下車時正麵麵對車門,雙腳著地後,再移身車外;如果跨上跨下,爬上爬下,姿態將不雅觀。

那麼,到了車上應遵循哪些禮節呢?

乘坐轎車,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封閉的小房子,別人看不到,就可以隨隨便便。其實當與別人一同坐轎車時,應將轎車視為公共場所,對自己的行為舉止要有所規範。比如,不要對異性表現得過分親近,不要東倒西歪碰到別人。女士不要在車內化妝。不要在車上吸煙,因為車內相對封閉容易使空氣渾濁。也不要在車內又吃又喝,不要在車內吐痰或向車外吐痰,更不要通過車窗向車外扔東西,這會有損形象和社會公德。不要用腳蹬踩座椅,更不要將手或腿、腳伸出車窗外。

在轎車行駛過程中,乘車人之間可以適當交談,但不宜與司機交談過多,以免司機分神。話題不要談及車禍、劫車、凶殺、死亡等使人晦氣的事情,也不要談論隱私性內容以及一些敏感且有爭議的話題,可以講一些沿途景觀、風土人情或暢敘友情等能夠使大家高興的事,以使大家的旅行輕鬆愉快。

對於自己親自駕車的有車一族來說,還應該注意哪些禮節呢?

如果親自駕車,應當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文明開車,表現出良好的駕車風度。要注意路上的交通標誌,遵守交通信號,集中精力,謹慎駕駛。

開車時,要懂得禮讓行人,不搶行,不亂按喇叭。

要了解各路段的時速限製。在快、慢車道分明的公路上行車,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選擇,既不要在快車道上開“蝸牛車”,也不要在慢車道上開“飛車”。不要來回頻繁變換車道,影響後麵的車輛行駛。道路擁擠或車輛堵塞時,應自覺循序而進或耐心等待,不可隨意超車堵道。

下雨天開車,要盡量慢行,盡量避開水坑,以免使汙水濺到行人身上。

夜晚開車時要適時變換遠近燈光,不可一直用遠光直射對麵的車。

需要停車時,應到允許停放的地方停放,停車不擋車道及出入口。

轎車裏麵的座次很有講和別人一起乘車不能亂坐不要把;車裏當作私密的空間;而要當成是公共場要求自己的舉止。有車一族在開車方麵也要遵守特定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