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眼鏡架(1 / 2)

―、眼鏡架各部分的名稱和不同的型式

整個眼鏡架由框部、腿部(鏡腳)、橋部(鼻梁)、鼻托(支承片)、絞鏈(合頁)和鏡片六部分組成。如果再簡單地分就是眼鏡前身(包括框部、橋部、鼻托、絞鏈和鏡片五部分)和鏡腿兩部分。這兩部分是由絞鏈連接起來的。

我國近年最通用的鏡架型式和名稱。此外還有多種不同型式和外觀的鏡架隨著時代的不同也流行過,如過去紳士們常戴用的金屬無框鏡架。它是把橋部和腿部直接固定在鏡片的邊緣附近,因為無框就使兩眼視野更開闊無阻,同時眼鏡戴在眼前並不顯眼,所以不會影響臉的外觀。

眼鏡橋有外突和內陷兩種,一般塑膠鏡框多為外突型而金屬框多為陷型。

鏡橋的鼻托有兩種,一種是周定的,多為塑料鏡框,呈蟬翼狀附在鏡框鼻側邊緣用以貼附在鼻梁的兩側。另一種是活動的,是由彎曲的金屬杆插入一蟬翼狀塑料片中心部組合而成,它可以自動地適應鼻梁兩側的不同的彎曲角度。對於鼻橋的寬度一般成人為16~22mm因人而異,可以用鉗子調整彎曲的金屬杆來適應。鼻橋要求與鼻梁的高矮和兩側的弧度相配合,不使鏡框的重量集中在鼻子的一側或一側的小麵積上,否則會引起局部不適、鼻子發酸等症狀,在這方麵塑料架固定鼻托不容易適應,活動鼻托有它的優越性。所以近年組合鏡框多采用這種鼻托,既便於調整金屬小扞的彎曲情況,又可隨時更換其蟬翼狀塑料鼻墊。

鏡框型式很多,自從塑膠工業興起以後,鏡框由過去小圓形、橢圓形、犁形而發展呈大方形等粗框眼鏡型式。近年來更吸收金屬和塑膠各自的優點相結合推行出式樣繁多的組合鏡架。它美觀大方、輕巧牢固、而且視野保持廣闊、戴用穩定而舒適,是一種對我國人臉型較小、鼻子較矮、框距較窄者比較理想的鏡架,隻是目前價格較貴,尚不適於普及。

鏡腳的材料也是由金屬的逐漸發展為金屬和塑膠組合釣。因為金屬鏡腳雖然彈性好,但是怕汗浸蝕生鏽,同時壓迫皮膚不易長期承受。加強式鏡腳可利用金屬絲為中心,表麵全部或相當耳後的一部分罩上塑膠,從而發揮了兩者的優點,既柔徹也不易生鏽,非常合乎理想。

鏡腳和鏡框的銜接在鏡框的外上角(稱髙接頭)穴或在外框緣中部(稱中接頭),又一般成人鏡腳的長度為130~150mm(包括耳後下垂部30~50mm)。

二、鏡架各部的合理裝配

當兩個鏡腳張開時,兩邊的張角要保持對稱;否則戴用時,張角小的那一側的鼻托就不容易貼附鼻子上,於是鏡框的重量就落在張角大的那一側鼻托上,就會感到不舒適並且時間長了會將這一側的皮膚壓壞。兩鏡腳平張開時,鏡腳上兩個耳點的距離叫做頭部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