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長安(1 / 2)

“我想,大家肯定都聽過一句話吧,wherethereisariverthereisacity。自古以來,所有的城市乃至國家的發展都與水有關係。比如說兩河流域的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希臘的阿利阿克蒙河,印度的恒河,埃及的尼羅河,歐洲的萊茵河,俄羅斯的伏爾加河,法國的塞納河,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等等,前幾個國家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而後幾個國家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而這些都是與河流分不開的,所以說,水是萬物之源。”

“shawn你對世界河流了解的不少啊,真厲害。”聽到這裏,之前一直沒有說話的一位外商代表團成員說話了,以其他人員的驚訝表現來說,他可能是這個團裏比較舉足輕重的人了,之前一上車他就在假寐。

“道爾頓先生,我隻是記住了這幾個河流名字而已。不算是了解的。不過我們今天的重點不是河流,而是我們長安的曆史哦。”徐晴天調皮的一笑,繼續講道:“大家知道長安周邊有多少條河流麼?”她丟出這個問題。

“這個我知道,我們長安的介紹裏麵就有,八水繞長安,那就是有八條河流了吧。”王主任,聽到這裏回答道。

“是的,八水指的是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它們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屬黃河水係。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寫道‘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描寫了漢代上林苑的巨麗之美,以後就有了”八水繞長安“的描述。八水之中,渭河彙入黃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彙入渭河。然而由於時代變遷,滻河成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為潏河的支流,潏河與灃河的交彙。其實,大家可能覺得現在的長安氣候偏幹燥,但是,在更早的秦漢乃至唐前期,長安的氣候是比較濕潤,餘量比較豐厚的,氣候比較偏亞熱帶氣候,後來才逐漸轉寒的,這些暫且不提,因為長安當年的水係豐足,所以長安又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城市,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曆史名城的中國城市,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擁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曆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建都於此,唐朝鼎盛時期常住人口185萬。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天然曆史博物館。我們長安的宣傳冊上有一句話,上麵說的是‘給我一天的時間我還你3000年文化’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我們長安人對於自己的曆史有多麼驕傲。”

“是的,曆史是最珍貴的遺產。我看過馬可波羅行記還有中世紀很多冒險家的書上都將中國譽為神秘的國度。”道爾頓先生感慨的說道。“那長安曆史有什麼特點麼?”

“我們長安的特點麼,有一句俗語可以概括,最多的皇上,最多的陵墓,最多的神仙,最多的古董。中國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72個皇帝埋在這裏,我們包容所有的宗教信仰,現在碑林裏麵還有一個石碑上麵是‘大秦景教流行碑’介紹的就是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而長安曆史博物館則是包含了華夏大部分發掘出來的藏品,比帝都的博物館還多哦。”

“聽起來確實很不錯,不過我對絲綢之路更感興趣,可以先介紹一下這個麼?”道爾頓感興趣的問道。

“絲綢之路由來已久,最初是從民間開始的,大約有3000多年了,當時民間的商人為了取得新疆等地的和田玉從而打開了中原與新疆的貿易通道,後來官方發現了對外貿易的好處之後才漸漸的形成正規的絲綢之路的。陸上絲綢之路以西漢都城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期以都城洛陽為起點,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包括伊朗、希臘、羅馬、埃及、伊斯坦布爾和敘利亞等國家。絲綢是古代中國沿商路輸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為交換的主要回頭商品,也被用作絲路的別稱,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其始於先秦時期,發展與兩漢時期,繁榮與唐朝,沒落於清朝。而在遠超馬可波羅曾經來過的那個時代,絲綢之路的經商作用已經沒落了,更多的是以宗教信仰和其他文化交流為使命的作用了,這從馬可波羅的書裏麵就可以看出端倪。之後,包括中國在內亞歐大陸進入了逐漸寒冷的階段。當絲路的曆史步入14世紀——華夏稱其為”明清小冰期“的開端後,西域地區脊背上已不再適合當時的人類居住。西北絲綢之路的東端幾乎已經荒廢。而西域各古國大多已不複存在,成為流沙之中見證絲路輝煌的遺跡。絲綢之路有利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唐的興盛產生了積極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中國當今的對外經濟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作用,若是好好加以利用將是很好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