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1 / 3)

古人雲,“五穀為養”,是指吃五穀雜糧對健康有利。“粗糧”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小米、蕎麥、燕麥、蓧麥、薯類及各種豆類等在內的產品。但吃粗糧對皮膚也很有益,卻不一定為人所知曉。

不同的粗糧有不同的功效,如:

玉米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的“黃金作物”,它的纖維素要比精米、精麵粉高4~10倍。而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可排除大腸癌的因子,降低膽固醇吸收,預防冠心病。

綠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腫、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

蕎麥含有其他穀物所不具有的“葉綠素”和“蘆丁”,它所含的維生素B1、B2比小麥多兩倍,所含的煙酸是3~4倍。同時,蕎麥中所含煙酸和蘆丁都是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經常食用蕎麥對糖尿病也有療效。

新鮮糙米又比精米對健康更為有利,因糧食加工得愈精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素損失愈多。

粗糧的諸多益處,直接給皮膚帶來好處,如粗糧中的纖維素加速腸部蠕動,促進排便、排毒;粗糧利尿消腫讓皮膚細膩;對皮膚來說,豆類及堅果中的油脂富含維生素E,能幫助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是保護皮膚的天使;特別是粗糧中還含有大量鎂,可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有減肥之功效,這也是保證皮膚健美的關鍵。

愛美的女士、“三高”症狀者、長期便秘者、長期坐辦公室者、電腦族、應酬多的人則更要多吃粗糧。特別是夏天瓜果豐富,粗糧可解膩,更宜多吃。如白天可以多吃水果,晚餐可以吃雜糧粥等。堅持一個夏天,皮膚定會有改善。

但需注意:粗糧普遍存在感官性不好及吸收較差的劣勢,可以通過把粗糧熬粥或者與細糧混起來吃解決這個問題。胃腸功能較差的老年人(60歲以上)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兒童要少吃粗糧,並且做到粗糧細吃。患有胃腸潰瘍、急性胃腸炎的病人的食物要求細軟,所以要盡量避免吃粗糧;患有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腸炎的病人要少吃粗糧。

粗中有細,搭配合理

合理營養是人體健康的物質基礎,而平衡的膳食是合理營養的唯一途徑。在平衡膳食中,粗細糧搭配十分重要。古話說:“五穀為養”。粗細糧均有豐富的營養,搭配著吃對健康有利。

遺憾的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偏向於細糧,或隻鍾愛於粗糧,其實這都是對健康不利的。細糧雖然吃起來柔滑順口,但長期食用會導致營養不足。因為細糧是作物經過精細加工而成,而精細加工是去掉作物裏裏外外粗糙的部位,這樣會使不少營養在加工過程中流失。比如我們常吃的穀子,蛋白質及維生素B就藏在粗糙的穀殼當中,經過精加工之後,各種營養成分會缺失大半。

有很多人尤其年紀大的人喜歡吃粗糧,一方麵是懷念過去的生活,另一方麵也認為它營養價值高、口感好。的確,粗糧由於加工簡單,保存了細糧中許多沒有的營養。比如,含膳食纖維較多,並且富含B族維生素。粗糧中的纖維素對人體作用很大,它可以對大腸產生機械性刺激,促進腸蠕動,使大便變軟通暢,從而起到預防腸癌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作用,而且,纖維素還有排毒的作用,它能夠與體內的重金屬和食物中有害物相結合排出體外。對於長牙的孩子,吃些粗纖維食物對牙齒非常有利。因為進食粗纖維食物時,要經過反複咀嚼才能吞咽下去,這個咀嚼的過程有利於牙齒的發育和牙病的預防。

可是,粗糧雖好,也最好不要多吃。因為其中的纖維素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的蛋白質、無機鹽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降低人體免疫能力。如每天攝入纖維素超過50克,而且長期食用,會使人體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不足,造成骨骼、心髒、血液等髒器組織功能的損害,甚至影響到生殖力。其次,如燕麥、蕎麥、玉米中植酸含量較高,植酸會阻礙鈣、鐵、鋅、磷的吸收,影響腸道內礦物質的代謝平衡。

過多的纖維素對青春期少女危害較大。因為食物中的膽固醇會隨著粗糧中的纖維排出體外。體內膽固醇的減少,會導致女性激素合成減少,那麼,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將會受到影響。因此,青春期少女每日的纖維素攝入量不應超過20克。老年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進食粗糧過多會引起腹脹、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長期下去,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鐵、鋅的缺乏還會引起老年人貧血和大腦早衰。老年人每天的纖維素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25克。對於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的纖維素攝人量以l0~30克為宜。

粗細糧搭配十分重要,“細”不能少,“粗”更要搭配好。粗細糧搭配可提高食物的風味,有助營養成分互補,提高營養價值和利用程度。在人體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蛋白質是每天食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構成食物中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食物中最常見的氨基酸有20餘種,其中有8種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叫必需氨基酸,如賴氨基酸和蛋氨基酸等。而這兩種氨基酸在粗糧中的含量遠遠高於細糧。若將粗細糧一起食用,如做成八寶粥、二米飯、豆沙包等,可使細糧中所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正好被粗糧中多餘的必需氨基酸補充,補充結果使得量和比例接近人體需要的量及比例,從而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粗糧和細糧是各有特色的。粗糧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量,蛋白質和植物纖維,鈣、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含量都比較多,因此,可以說粗糧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並不能因此而隻吃粗糧,拒絕細糧,否則就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

長期以細糧為食,容易導致營養素缺乏症,如果長期以粗糧為食,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的吸收。據了解,長期大量進食高纖維食物,還會使人體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粗糧和細糧搭配起來才有營養,常用的做法就是搭配食用,如用大米和小麥一起煮粥,用小米和綠豆一起煮粥,用養麥和小麥混合做麵條,用玉米粉加麵粉做玉米糕等。從營養的角度來說,每人每天都應該吃一些粗糧,不過糖尿病、血脂高、血壓高、肥胖患者應該比普通人多吃一些粗糧。

粗糧與副食搭配,也是不錯的營養搭配方法。粗糧普遍口感較差,與牛奶等副食搭配,不但可以改善口感,還可以補充賴氨酸的不足。

由於粗糧中的纖維素很高,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後盾,才能保證腸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的纖維素,就要多喝1倍的水。

粗細糧搭配,一個星期吃3~4次粗糧,如棒子麵、老玉米、紅薯,或製成米粥、爛飯等花色多樣的食品等,能使人體獲得全麵的營養素。研究發現,飲食中以6分粗糧、4分細糧最為適宜。

五穀雜糧是新寵

五穀雜糧是個“大家族”,諸如有秈米、秫米、小米、玉米、蕎麥、黑豆、蠶豆、紅豆、綠豆及甘薯等等。營養學家分析,五穀雜糧比起精製的麵粉和稻米,其營養價值更高,並具有防癌抗癌之功效。已經流傳一千多年的日本長壽五穀飯就是由大米、小米、紅豆、麥子和大豆混合煮成的,它的營養價值要比由單一穀物煮的飯高5倍。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日三餐,常食精米細麵、雞鴨魚肉,結果使得“富貴病”長驅直入。於是,五穀雜糧又成“新寵”。

高梁適合做點心

高粱米自古有“五穀之精”“百穀之長”的美譽。高粱米製成的各種食品,均以軟滑香糯而備受青睞。高粱米人藥可防治多種疾病,據《本草綱目》記載,高梁米性平微寒,具有涼血、解毒之功。以高粱米加蔥、鹽、羊肉湯煮粥,可治陽虛盜汗。常喝高粱米粥,可治積食等消化不良症。取高粱米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適量調服,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的

良方。

高粱米做粥做飯,都顯得略粗糙了一些,但是磨成麵粉做成點心,則口感細膩了很多。高粱米最適合做一種叫高梁粑的點心,就是把高粱米磨成粉後加入泡打粉、白糖、雞蛋和適量水調至黏稠,揉成麵團,按平,蒸熟,下油鍋稍炸,撒上芝麻即可。高粱粑對於一些胃腸功能略差的人來說不好消化,但可以嚐試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銀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時候放上一點點高粱,可以讓原本就很營養的羹湯增加一些豐潤的口感。

糙米稀飯“刮"脂肪

糙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維生素和纖維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夠起到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鋅也很多,能夠改善皮膚粗糙的情況。糙米就是粗糙的米,多數米粒還包著稻皮。糙米在一般的超市中就可以買到,外觀完整,色澤黃褐色或者淺褐色的散發香味的糙米最好。在做糙米粥時,要先把糙米浸泡30分鍾左右,然後與做一般的米粥一樣煮就可以了。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和營養的吸收。但是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這種糙米粥,否則會引起血糖的突然增高。

糯米最適合做醪糟

糯米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用來做湯圓,但是最健康的吃法還是把它做成醪糟酒釀。糯米可以幫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夠緩解疲勞和頭昏眼花的症狀,糯米的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釀以後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來也更方便,不受使用量的限製。

我們可以用糯米、薏米、蓮子粗粉、山藥粗粉、芡實米、茯苓粗粉、酒釀曲適量混合在一起,將拌勻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適量水,在籠屜中蒸l小時,拿出放冷,拌入酒釀曲,把盆放在約25℃的環境中,36~48小時,原料即發酵成為酒釀。如果愛吃甜的可以加一些冰糖,醪糟酒釀可以在中午和晚上食用,不但能幫助消化,而且還有鎮靜安神的功能,也會讓胃覺得很舒服。此外,薏米健脾利濕,蓮子和山藥補脾益腎,茯苓補氣,各種原料相配,補虛強身。

長身體吃蕎麥麵條

蕎麥麵是一種灰黑色的麵粉,別看它其貌不揚,營養價值卻很高。蕎麥麵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用方法,不過人們最為習慣的還是用它做麵條。養麥的蛋白質比大米和麵粉都高,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更適合吃一些蕎麥麵,其中的賴氨酸和精氨酸會讓父母們都驚訝於孩子的長高速度和聰明程度,但是做蕎麥麵條的時候,也需要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蕎麥麵條最適合與肉末和黃瓜一起涼拌,蕎麥麵性涼,容易傷胃,所以煮的時候時間要長一些,直到煮軟,口感更好,也更容易消化。黃瓜可以讓蕎麥麵更清爽不容易膩,而肉末最好采用羊肉末,羊肉溫暖養胃,和蕎麥是很好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