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天的神通
從前,在舍衛國中有很多富人,他們擁有多得令人咋舌的財富,以及成群結隊的奴仆。他們大多過著無憂無慮,優裕自在的生活,從不為吃喝用度而發愁。
他們當中有一位自小繼承家業的富人。這個富人幼年時母親就亡故了,不等他長大,他的父親也撒手西去,把一份偌大的產業留給了他。那時候,他雖然年少,但在父親手下耳濡目染也學會了許多經營之道,再加上他秉性聰慧,所以把這份產業管埋得非常好,最後他使自己的財富在其父的基礎上幾乎又增加了一倍。
不久,他娶了一位美麗端莊的姑表為妻。一年以後,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小男孩兒這個小男孩長得非常可愛,白白胖胖的畫臉盤就像十五晚上皎潔的明月"樣。這個小孩一生下來就喜歡動手動腳,非常活撥,十分討人喜愛。夫妻倆愛他如珍寶一般。
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天空中突然許多美麗芬芳的各色花朵,不德不落進了富人家的院子中,而院子外麵連一片花鑄也沒有落下。
落下的花朵一層一層堆積在院中,最後競有一人多高,差不多要把富人家埋住了。正因為如此,富人才給他的兒子取名為佛把提,意為花天。
轉眼之間,花天就長大成人了,漸漸地也就明白了許多事理。
自童年時起,花天就顯出了與眾不同之處,他如果需要什麼東西,從來不用向父母伸手要,隻要他心裏一想到,那個東西就會自然出現在麵前。好在花天並沒有多大的欲望,否則,他早就成為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了。
有一天,花天出外遊玩,偶然路過祗洹。他早就聽說過佛祖釋迦牟尼就住在這裏,心中想道:“我生到這個世界上,能夠通到佛祖釋迦牟尼真是一件大好從前我聽說佛是很多很多年才出一個到人世上來。所以我應該請佛祖釋迦牟尼到我家去供養一次。”於是花天進了抵洹,見到了佛祖釋迦牟尼。花天對釋迦牟尼說道:“尊敬的佛祖,我想邀請您和您的弟子們明天屈尊光臨寒舍,接受我粗茶淡飯的供奉。”講完後,花天向佛祖深深地施了一禮。
佛祖釋迦牟尼見花天態度誠懇,禮貌端正周到,就接受了他的請求。花天非常高興,一路上唱著歌回到家中。
回家後,花天忽然想到需要一張用奇珍異寶裝飾的禪床,此念剛生,馬上就有一張富麗華貴的禪床出現在他的麵前。花天仔細一看,果然是流光溢彩,做工精巧。僅僅有一張禪床是不夠的,因為佛祖還有許多弟子,於是花天又想應該有許多禪床,隨其所想,結果家中凡是空閑的地方都布滿了禪床。隨後,花天又把家裏認真地裝飾了一番,使得家中煥然一新,連他自己都有些吃驚了。
第二天中午時分,佛祖釋迦牟尼帶著一些弟子就來到了花天的家。花天全家都出門來迎接。
進屋後,佛袓和弟子們都坐上了花天“想”出來的禪床上。寒暄一陣後,花天就開始準備飯菜飲食了。由於花天生下來就有特殊的才能,他想什麼美味可口的飯食,什麼飯食都馬上出現在他麵前,所以不多一會兒,一頓美味可口的飯食就準備好了,熱氣騰騰端了上來。
佛祖的眾弟子都覺得十分驚奇,隻有佛祖釋迦牟尼知道其中的奧妙。
花天和父母三人親自侍奉佛祖及弟子們享受齋飯,連最細心、最可靠、最穩妥的貼身傭人也沒有用。
不多會兒,佛祖和弟子們就都吃飽了。花天和父母馬上撤去剩下的飯食,端來了十來罐清清的泉水,這泉水是花天父母昨天讓人去山中打回來的。
洗漱以後,佛袓釋迦牟尼端坐在禪床上,為花天及其父母講解了一些佛法要旨。佛祖深入淺出、使得花天及其父母都聽得入了迷。佛祖講解完佛法後,花天及其父母對於佛法都有了更深的認識,從而具備了深入修行的基礎。
太陽就要偏西時,佛祖和弟子們又要去別的地方講解佛法。花天和父母一直把他們送了很遠很遠,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家中,
這天晚上,花天左思右想,覺得隻有聚隨佛祖出家修行,才能得到終,於是向又母請求道:“父親、母親,我已經長大了,今天我聽了佛祖的講解後,更加信脤佛法了因此,我想出家跟隨佛祖去修習佛法,不知道你們的意見怎麼樣?”
花天的父母雖然很舍不得花天出家,但是他們都聽過佛祖釋迦牟尼的講法,也都倌脤法,因此沒有反對花天的請求。他們覺得花天去學習佛法的話,可能更有收獲,就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太陽剛從東山探出頭,將耀眼的光芒灑在在大地上時,花天就起床了。他匆匆忙吃過早飯後,稍微拾掇了一下便離開了家,父母站在門口為他送行。
很快,來到了佛祖麵前,向佛祖請求道:“尊敬的至高無上的佛祖,我想在您的門下做一個徒弟,認真地修習佛法,請佛祖收下我吧!”
佛祖釋迦牟尼高興地說進:“你來得正好啊。”隨即,花天的頭發和胡須突然掉落到了自己的腳下,原來穿在身上的衣眼也都突然換成了一件袈裟。花天對這突然的變化感到吃驚,同時更加信奉佛法了。
花天出家後,跟隨佛祖潛心修行,不久就得了羅漢道,拋卻了世間的一切煩惱痛苦,而且具有了許多神通。花天得了阿羅漢道,有了新的神通,但以前具備的神奇之處依然還在。盡管他出家已經很少再用意念變化出東西,但他的神奇之處還是被大家知曉了。
有一天,阿難向佛祖釋迦牟尼問道:“尊敬的佛祖,我始終不明白,花天為什麼會具備那樣的神通,而且是從他一生下來就具備了。我很想知道,到底花天的前身在世時下過什麼樣的福德?”
佛祖釋迦牟尼微微一笑,對阿難講道:“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佛,佛的名字叫做毗婆屍。他現身在世上,為說法普渡眾生,得到了當時許多貴族和大富人家的供養,(婆屍佛也因此度化了許多人。
“有一天,在毗婆屍佛出遊的時候,一個十分貧窮的人在路上遇見了他,這個窮人見到毗婆屍佛十分高興,想給毗婆屍佛施舍些什麼東西,可是他自己一無所有,連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於是,這位窮人去路邊的野地裏采摘了一些野花野草施給了毗婆屍佛和佛的弟子們。”
佛祖釋迦牟尼稍微停了一下,才接著對阿難說道:“那個給毗婆屍佛施舍野花野草的窮人就是花天的前身,也因此花天積下了托之德,所以,花天在三千萬年中,無論如何都會投胎做人,而且體貌端正,生下來就具有他人不能及的神通。”阿難這時才恍然大悟。
四比丘修成羅漢
佛祖釋迦牟尼還在舍衛城講習佛法的時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在聽完他的講解後,結伴來到了一個僻靜之處。那時候正是盛夏,暑熱難當,所以他們隻好坐在一棵碩大的石榴樹下交換各自修習佛法的心得。
說著說著,不知不覺中就轉到了另外的問題上了。其中―個弟子向大家問道:“爾們說一說,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中,到底什麼最讓人感到痛苦?”
一個弟子回答說:“這有什麼難的,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痛苦的是淫欲之心,我想沒有別的超過它了。當這種淫欲之心產生時,往往會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殺身之禍。”
這個弟子的話剛結束,另一個弟子說道:“我認為你說得不對,在這個世界上最令人感到痛苦的是饑渴,一個人吃不上飯,喝不到水,還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呢?”
另外一個弟子也不甘寂寞,說道:“你們兩個說的都不對,世界上最讓人痛苦的是突然通到讓人感到害怕和恐懼的事情。”
這時候,那位最先提問的弟子也開了腔,“你們三個人都回答錯了,世界上最讓人感苦的是嗔怪忿怒之心,這種噴怪忿怒一方麵使產生的人感到痛苦,另一方麵,如果這種嗔怪忿怒又化成了一種力量一種行為後,又會使力量的對像,行動的對像承受無盡的痛苦,所以我認為嗔怪和忿怒才是這個世上最讓人感到痛苦的事情。”
可是當他剛表明自己的意見,就馬上招致了另外三個人一致反對。隨後,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舌戰。四個人各執己見莫衷一是,鬧鬧嚷哦爭論不休。
這場爭論一直持續到太陽西沉,玉兔東升也毫無結果。“這件事後來讓佛祖釋迦牟尼知道了,佛祖隨即趕到了他們所住的僧房中,向他們詢問爭論的情況以及各自的論點。這四個弟子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