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師傅的沙彌

從前,在舍衛國裏住著一個老人,他早年喪妻,隻有一子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後來,老人受到佛祖教義的啟發,就和兒子一起出家,跟隨佛祖修煉。老人當了比丘,他的兒子尚小就當了沙彌,成為了師徒。

白天,比丘們要分頭出去化緣。老人帶著兒子,也就是徒弟結伴而行。

有一天,師徒倆不知不覺越走越遠,等想到要回去時,天已經快黑了。師傅年邁,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來攙著師傅走。行至一個樹林中時,天已經大黑了。沒有月光,伸手不見五指,樹林中隻能聽見師徒倆行走的腳步聲和樹葉的刷刷聲,還有從遠方傳來的各種野獸淒厲的叫聲。小沙彌知道樹林中時有野獸出沒,害怕夜晚有野獸出來覓食傷害父親,就緊緊抱住父親的肩膀,連攙帶抱,連扶帶推地向樹林的邊緣走去。無奈父親年老力衰,又東奔西走了一天,心快腳不快。加上看不清道路,在兒子情急的一推之下,一個倒在地上,恰好頭磕在硬石頭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沙彌看到師傅倒地,又拉又拽想拖他起來,可見他有什麼反應,才感覺到有些異樣;一摸,不禁大吃“驚,痛哭失聲。

天亮以後,沙彌獨自一人回到了寺廟。比丘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後,都紛紛指責小沙彌,因為是小沙彌害死了自己的父親。小沙彌有口難辯,心存委屈,就去找佛袓訴苦。

佛祖讓小沙彌坐下,說道:“你要說的話我全都知道了。你的師傅雖然死了,可我並不怪罪你。”佛祖看到小沙彌仍然眉頭皺緊,沒精打采的,就微笑著繼續說道:現在我講個故事給你聽吧。

“也有一對父子倆,他們居住在城郊外的一個小村落裏。父親正巧病倒在床上,兒子很焦急。求醫問藥,先服侍父親脤過藥後,父親上床躺下,好讓他睡個好覺,使無體早日康複。可偏偏他們住的是一間茅草房,引來了好多的蚊繩飛來飛去,打擾父親睡聯。父親在床上睡不著,兒子也很關心,忙找來蟎拍到處追打蚊蟎。可蚊蠅在燈影裏躲來躲去,反而越來越多了。

“兒子又急又氣,轉身抄起一根大棍,對著在空中飛來飛去,慌忙閃避的蚊蟎拚命追打。一隻蚊繩來不及選擇落腳的地方―慌不擇路地落在了父親的鼻子上。沒想到兒子正在旁邊,看了個正著,來不及細想,一杖打去,父親受此重創,連哼都來不及哼一聲,就死去了。

“兒子是賢良孝的,無意之中傷人性命,這也隻能算是—個意外,不能就由此指責兒子是殺人凶犯,那可就冤枉他人了。”

佛祖看到沙彌聽得很認真,似乎有所感悟,就又進一步問道:“你使勁推你的師傅,是怕耽誤了行程,傅會遭到野獸的襲擊,過去和現在都不是心存惡念,要故意傷害人性命,是不是?”沙彌點頭稱是。

“我講的故事和你所經曆的事有些不同。但道理是一個。我佛以慈悲為本,是不會降於無辜的。你放心去吧。”

沙彌聽了佛祖的一席話,心存慰藉,愁腸大解。從此發憤苦學,勤奮修煉,從不知懈怠,終於學有所成,修成了羅漢道。

羅漢與大象

在迦葉佛時代,佛徒遍及世界。有兄弟二人,都出家做了沙門。工人皆欲成正果。這兄弟倆平日倒是專心修道,誠心敬佛,隻是兩人做法有些不尋常,讓人感到實在未全心全意供佛。

怎麼回事呢?

原來,哥哥隻一心一意坐禪求道,可是從不布施。而那個弟弟雖一心一意布施修福,但又常常破戒。仿佛存心似的。多少年來,二人都是如此。

後來,哥哥因為從釋加出家而得了羅漢道,把當弟弟的羨慕得不得了。但是,他又吃不了哥哥的那種苦,便投生到大象群中,成了一頭象。由於這頭像前世布施修福,此生頗有善緣,它長得威武雄壯,被國王相中,成了國王的寵物。

這頭大象力大無比,能為國王抵抗外敵的入侵,周圍的敵國都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國王便把大象封為“百戶王”,並用金銀、珠寶、珠寶等把它裝飾起來,它想要什麼,國王就給什麼,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可那個修成羅漢的哥哥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衣衫襤褸,飲食缺乏,饑寒交迫一直在困擾著他。

—次,他一連七天未化到緣,餓得腰都直不起來了。萬般無奈,他隻好吃一些鹿群吃剩下的布西,才勉強保住了性命。這位哥哥實在沒有辦法了,隻好去投奔他前世的弟弟一一象王,以求吃頓飽飯。

象王正在跟自己的兒女們在一起,大吃美味鮮果。它現在過著如此舒適、奢華的生活,哪裏還記得前世的因緣呢?那象王正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喝,手下的一個像衛士進來報告:“我王,外麵有一個沙門要見您。”“宣他進來就是了。”象王根本沒當回事,“父王,他是給您送禮來的吧?”象王的女兒好奇地問。“難道你不知道嗎?隻有人們給沙門吃的東西,賽有他給別人送禮的道理!”象王的兒子聽了這話,笑著問道:“那麼,您會施舍他嗎?”“爸爸的東西都是國王賞賜的,是不能隨便施舍給籌種人的。”這時,做了羅漢的哥哥走進門來,呆呆地望著象王。大概是鮮果的香味刺激了他的食欲,他一個勁地往下吞口水。這前世的兄弟倆,就這樣彼此對視著,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過了好一會兒,象王才開口問道:“你找我有什麼事嗎?”羅漢見象王高踞在上,對自己神情冷淡,毫無施舍之意,便不顧一切徑直走上前去,抓住大象的兩隻大耳朵,輕身說道:“我與你前世都有罪呢!”象王聽到這話,頓時覺悟到自己的前世可能與這個沙門有什麼關係。它立即感到非常沮喪,什麼東西也吃不下去了。羅漢見象王沒有一點兒布施的意思,賭氣轉身走了。象王身在豪門富貴之中,一貫得意非凡,突然遇到這麼個窮沙門,還和自己前世有緣,讓它打心裏不痛快。

象王的兒女們見一向食欲極好的父王突然間食不甘味,都愁得不得了。可無論它們怎麼勸父,父王總是鬱悶不樂,無奈,象王的兒子隻好到國王那裏去求救。國王正在宮中用膳,衛士進來報告說象王的兒子求見。“就說我正在吃飯,讓他稍候一會兒。”國王說道。“陛下,它非常焦急,一定要立即見您。”“那就讓它進來吧。”象王的兒子滿麵愁雲的進來報告說:“尊敬的陛下,我父親突然間非常鬱悶,飯都吃不下去了。”“趕快說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國王聽說他治國禦敵的得力助手象王吃不下飯去,感到問題重大,著急起來。

“剛才有個穿得破破爛爛的沙門進來,抓著我:親的耳朵說了句話,他就馬上悶悶不樂,飯也不肯吃了。”“那沙門到底說了什麼?”國王有點憤怒地問。“沒有聽清他說什麼。”象王的兒子喃喃地說。

國王也不吃飯了,立即傳衛士進來吩咐道:“你馬上帶幾個人跟小像去把那個沙門給我抓來,我要親自審訊他

衛士們跟象王的兒子一起出去了。國王吃罷飯便坐在宮中等他們回來不一會,衛士們便將這個窮沙門帶了來。“該死的沙門,你知舉嗎?”國王厲聲問,“尊敬的陛下,我犯了什麼舉?請您指明“你供我的象王說了什麼慕毒的話?”“沒有,沒糊:

“燁為什麼我的象王吃不下飯去?它要病了,我饒不了你”“嗅,是這麼回事,羅漢把前世因緣和象王說過的了國王,王心中也有許多感精他對羅漢說:“既然你們前生有此緣,我!!你無舉念你衣食無著,趕、快回去忙你的衣食去把,羅漢走了象王又費了一番口舌才使象王重新高興起來,心安理得地過起了自己的舒服日子。

五百盲人得光明

這些不幸的人因看不見東西,做不了任鈳工作,隻龍各自憑乞討度日,受盡了人們的歧視。

這時,佛祖如來出世了,消息傳到五百盲人的耳朵裏,他們心裏再也不靠了,因為任何人都知進,凡是觀見到佛祖的人所有的折磨薺截一掃而光,所有的痛苦都能化解,一切憂愁、煩惱都能解脫。

於是,這五百盲人湊到一起商量說:“我們多麼需要見到佛祖阿,多年來的與生俱存的苦難使我們倍受不幸。隻要我們見到了佛祖,我們就能看到光明了!”

一個為首的盲人說:“對,我們應該去見佛祖,而不是等在這裏讓佛祖來見我們,大家說是嗎?”

“可我們怎麼去呢?我們根本看不見路呀!”幾個盲人無奈地說。

那為首的盲人說:“大家如果真的要去見佛,就必須請人給帶路,可是誰肯為我們帶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