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十傳百,千傳萬……。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取出貼身之寶,單膝或雙膝跪地,雙手捧奉寶,高過頭頂,帶有恭敬和臣服的神色看向武辰。
他們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這是奉寶臣服,尊武辰為主,完全把自己的生死寄托在武辰身上。
除了利害關係之外,就是他們的心中似乎有一個聲音在回響,他們應該這樣做,也必須要這樣做。
眼前的這個少年可以改變他們的處境,可以帶著他們報仇雪恨,以及榮華富貴。
無論是武辰力量的威懾,還是機緣巧合的上天注定,亦或是久於壓迫下的本能訴求,他們都如此做了,這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他們滅殺這六人,無論是仇恨蒙眼,還是有心挑釁,他們都已邁出了反抗強權的第一步。
反抗之心,複仇之炎愈燃愈烈,他們已回不到從前,他們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但他們並不後悔,作為囚犯的這些日子,根本與禽獸無異,簡直生不如死。
若不是那個“尋碑可出”的承諾,如最後一根蛛絲,在苦苦支撐這群囚犯,恐怕他們早就遺失了自我。
在另一方麵,那六人所在的勢力做夢也不會想到,“尋碑可出”卻給這些囚犯一根救命稻草。自認為此法是上上策,卻不知這卻埋下了一個隱患,仇恨的種子。
武辰的到來,讓這可早已沉眠的種子發芽了,這讓眾人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不同於前兩種的一條路。
仔細想來,這個少年可以硬撼六名神武,最後還重創他們,輕而易舉的就被他們滅殺。那麼這個少年的實力究竟得有多強大,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變得這樣強,紛紛不由得為剛才這個有點莫名其妙的決定感到慶幸。
武辰平靜的看著跪著的這數萬人,還是沒有多餘的表情,但這卻讓這些人急了,他們一定要傍上武辰,一定要讓他點頭。
於是,一個稍有眼力的老者道:“吾主啊?雖說我們實力低微,您並不放在眼中。
但當您麵對數量眾多的雜魚時候,雖不會消耗您多少力量,但卻能夠讓您費神傷腦。
而我們雖幫不到您多少,卻可以幫您料理那些雜魚,為主分憂。”
又一個聲音:“吾主,我們都是苦難之人,既然擇主了,就會至死不渝。”
“……端茶倒水”
“……打探消息”
……
七嘴八舌、千言萬語,各種極盡表現、極盡諂媚、極盡瘋狂的聲音不絕於耳。
當然,對於這些聲音的訴求並不在意,他在回憶巨龜的話,他還缺少些什麼,或許眼前的這群人也是其中之一,或許對自己有用。
當然,這群人的動機雖不單純,但也隻是活下去以及報仇雪恨之類的俗事,對自己而言不過舉手之勞,而且看起來,要比那些神武境順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