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在第二十七天的夜裏,一道十萬裏加急的戰報傳到了皇城,武辰的耳中。
武安皇朝出兵了,一天前的夜裏突然襲擊他們東方邊境一塞十三城,夜裏十四路攻擊共三百萬軍隊幾乎同時攻擊,攻擊迅猛。
很快這一賽十三城便徹底,守軍折損近半,其餘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線,山駒要塞。
武辰在東方布置了三分之二的兵力,這一塞十三城上麵屯兵兩百萬,山駒城屯兵百萬,還有百萬化整為零潛伏在東邊各處的山林裏麵。
一塞十三城失守,即為損兵近百萬,第二道防線山駒要塞目前兵力兩百萬。
武辰尚未出師就損兵百萬,而武安皇朝的三百萬軍隊戰力,應該是高階戰力並不多,最強的也隻是天武九層。
其實,武安皇朝還有很多天武和神武,若那些人組成軍隊,戰力還會更強,但他們不會。
他們不會把那些人放在一起,組成所謂的天武或神武軍團,因為這涉及戰爭本身的真意。
戰爭不是比武,那不是強者的舞台。
所謂的戰爭,會涉及很多人的的命運,隻有那些像螻蟻一樣的兵士浴血征戰,才能真正達到戰爭本身的目的。
即便有絕強者出手,滅殺千萬人又如何,除了會傳播凶名,根本得不到任何收獲。
但是士兵則不同了,他們會在戰爭中成長,而戰爭的指揮者,發動者也會在戰爭中跟著變強。
因為戰爭涉及到一種力量,戰爭會讓人狂熱,狂熱和生出念力,戰爭又有萬軍之勢,萬軍之勢為勢,兩者都是一種力量,一種真正會讓某些人受益的力量。
其實,這個天下並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某些絕強者的天下,隻要他們出手和聯合,很容易就稱霸天下。
但那個稱霸後的天下,隻會是一片死寂,根本沒有活力,反而會讓人厭煩。
說是如此,戰爭特別是遍及整個世界的大戰都不是隨便可以發動的,天時不可缺。
所謂天時,即為戰機,就是戰爭開啟的最好時機,在那個時機開戰會得到最大的戰爭收獲,為順天意。
但戰機的出現可遇不可求,直到聖武現世,那就是一個信號,意味天將變,萬年不變的平衡,被打破了。
所謂不破不立就是這個道理,聖武現世永遠都不是他一個人的事,他預示著一個開端,某些東西將要改變了,某種機緣到了。
目前來看,這個機緣是偏向武安閣的,他們搶占了這場戰爭的先機。
但武辰也沒有落後多少,麵對這場失利,武辰最終做了決斷,“守,死守”。
對於武安皇朝突然出兵,武辰並不敢意外,反而是早有所感,即使這樣,他也沒過多的放在心上,因為時機還未到。
戰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先機僅僅是先機而已,後麵還有很多機會,足以扳回來。
百年戰爭早就讓他們習慣了戰爭,而習慣也意味著普通,完全把戰爭當成了吃飯喝水一樣的行為,是潛意識的,根本不會全力爆發。
而當一個人餓了很久,渴了很久之後,則會需要進食大量的食物和水,僅一頓就遠勝以前幾頓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