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轉眼三年時間過去了。
這三年間武辰施行修養政策,並不隻是因為自己的實力不足而需要修煉時間,也是為了整個大局的考量。
幾次戰爭下來,武辰注意到戰爭的效率太低了,想要統一天下,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所以必須提高戰爭的效率,而提高戰爭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士兵的實力,境界、士氣、武器等方麵都要同步提高才行。
武辰沒有武安皇朝那樣富有,他養不起多餘的軍隊,現在的六百萬就是極限了,不求量就隻能求質。
三年中,武辰曾經秘密派出去的那部分人回來了一部分,他們都帶著完成的任務回來了。
其中有一部分人,被武辰派去籠絡能工巧匠,特別是煉丹師和鑄造師。
煉丹師沒有幾個,但鑄造師卻帶回來一大批,隻是品階不高,差不多就是普通的鐵匠,但比沒有要好。
武辰拿出了他獲得的那六塊神鐵中的四塊,還摻進一些特殊的材料,然後與普通的金屬混合,鍛造出了一種特殊的金屬。
這種金屬呈灰褐色,質地堪比低等靈材,被鑄造師師們稱為半神金。
武辰最後用掉四塊神鐵,鍛造出七百萬柄武器,其中六百萬柄配給各軍團,一百萬留存。
當然士兵們的盔甲也得到了升級,得益於半神金的成功,鑄造師們又合成另一種堪比黃金的金屬,呈灰銀色,被稱為灰銀。
同樣也是七百萬件,六百萬配給,一百萬留存。
為了進一步提神士兵們的實力,武辰三年來幾乎掏幹了國庫留存,但士兵們的戰力比起三年前來,再加上新裝備,大概提升了十倍。
同樣士兵的士氣也很重要,於此武辰施行了一項變法,這項變法的影響超乎想象,被後世稱為“三碑變法”。
變法的初衷為為了提升士兵士氣和補充戰場消耗掉的士兵,從國民中征召更優秀的士兵,提高戰爭效率,加快統治天下的進程。
但這項變法真正的影響卻在戰爭以外,與每一個普通百姓息息相關,他們的命運因此得以改變。
也正因為這項變法,為武辰奠定了平定天下的基礎,武辰也因此得以揚名,不同於威懾,被國民認可的一種揚名。
這項變法的與三塊碑有關,可以是石碑,也可以是金屬碑,也可是紙碑。
武辰在沒十萬人口以上的城鎮中立下三塊高九尺、寬五尺、厚一尺的石碑。
左邊開始為第一碑,先武立國。
也就是先有武後才有國,武是武者,武是武道。
習武是所有國民第一要務,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習武,每天必須花費兩個時辰以上的時間修習武道。
碑上直接刻有十多篇中等以上的功法武技,各種源力屬性的功法以及拳腳刀劍之內的武技。
每一篇功法武技都是黑紙白字的刻在石碑上麵,隻要是皇朝的子明皆可修習,但不得泄露他國或牟利,違者殺。
中間為第二碑,皇朝鐵律。
人民的力量變強了,也就是說人民會變得難以管束,所以必須要以鐵律治國。
這塊碑上麵刻有“九字三殺”的內容,還有對各種違法犯規的事做出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