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名叫寧下村的小村莊,坐落在越湯山山腳下,位於五溪市以北三十多公裏的地方,從地圖上都快要到臨近的蘇市了,絕對是遠郊中的遠郊。
不過就是在這座小村莊裏,卻有李源夢寐以求的大片土地。他也是無意經過這裏,看到有大片田地荒蕪著,於是就進村問一下,驚喜地知道這片土地已經很久沒人耕種了,村委會正有將其租出去的打算。
於是李源在一位熱心村民的指點下,找到了寧下村的村支書兼村長陳文川。
陳文川看上去有六十多了,不過腰杆還是挺得筆直,說起話來聲若宏鍾,精神頭比許多中年人還好。
知道李源想要租村裏的土地,陳文川也很高興,直接把他帶到那塊土地旁,詳細地介紹起這片土地的情況。
“這塊地從這條水泥路往南,北麵一直到那邊的山腳下,東邊一直到寧下河邊,西邊要到那片樹林,再過去就是蘇市了。”陳文川把指著麵前這一片土地道:“刨掉樹林附近那片荒地不算,熟地的麵積是九十二畝,如果你要的話,那就全承包了去,價錢咱們好商量。”
其實李源也清楚,如今在江南地區還能租到這麼大塊的農業用地,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要不是因為寧下村實在太偏僻,而且通往這塊土地的交通也不怎麼方便的話,這塊土地肯定早就租出去,根本輪不到李源。
而且李源對這塊土地還是挺滿意的,依山傍水的風景不錯,麵積也足夠大,隻要把那條水泥路拓寬一點,確實是種植蔬菜的好地方。
所以李源也沒有太多遲疑,笑眯眯地對陳文川道:“陳村長,我也不跟您說瞎話,這塊地我還是挺滿意的。您也給我報個實價,咱們都別繞圈子了,您看這樣可好?”
李源之所以把話說得這麼實在,是因為他看出陳文川也是個實在人。對怎樣的人就該說怎樣的話,這是李源吃虧好幾年之後得到的經驗。
李源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陳文川的確是個實在人。否則的話寧下村的村民們也不會選陳文川當這個村長,而且讓他全權處理這塊地的出租事宜。
對陳文川來說,李源這番話還是很中聽的,所以老村長也不由得點頭道:“嗯,直來直去的好,省了許多麻煩。不瞞你說,村委會決定出租這塊地,是因為村裏很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些年紀大的村民還留在村裏。種出來的菜也賣不了幾個錢,一年辛苦下來說不定還要虧錢,所以才沒人再願意打理這塊地了,可惜啊!”
說到這裏陳文川停了一下,然後接著道:“年輕人,如果你是真心要承包這塊地,我也不亂要錢,給你開個良心價,每畝地一年隻要五百塊租金,租金兩年一付,而且合同能簽十年!”
“五百?”聽了對方開出的條件,李源心裏“咯噔”一下,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見李源的臉色變了,陳文川不由得皺起眉頭道:“年輕人,這可真的是個實價了。眼下在咱們省,這麼便宜的土地別處根本找不到。要不是因為咱們村的位置太偏,就算更貴點也早就被人給承包啦,根本輪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