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建設蔬菜基地(1 / 2)

陳文川沒有騙李源,這支工程隊確實非常正規,而且也很能為客戶著想。為了讓蔬菜基地可以盡快投入運營,工程隊同時派出兩路人馬。一路專門負責滴灌係統,另一路則建造蔬菜大棚。

別看李源的蔬菜大受歡迎,其實他對蔬菜種植完全就是個門外漢,對蔬菜大棚和滴灌係統這麼專業的設備更是一竅不通。好在李源在事先取得了陳文川的支持,這一切建設工作都由老村長在場監督,幫他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建設工作剛剛開始沒幾天,陳文川就指出了好幾處問題所在,堅決要工程隊返工或者調換材料。

其實陳文川指出的這些問題,嚴格說起來都是些非常細微的小瑕疵,就算不改正對工程質量也沒什麼影響。不過老村長是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人,既然答應李源會幫他盯著,就一定會把這件事做好。

為此工程隊老板也找李源訴苦了好幾次,說陳村長也太認真了。已經有好幾個地方返工,這樣下去這項工程就沒什麼賺頭了。

李源當然清楚,陳文川這麼認真地監督工程質量,對自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他毫不遲疑地選擇支持陳文川,還明確地告訴工程隊的老板,陳村長就是自己委托的工程監理,凡是工地上的事他都有權管。

有了這個“工程監理”的頭銜,陳文川的工作熱情就更高了。幾乎每天工程隊剛開始施工,他就在旁邊轉悠了,要一直到施工隊下班,老頭才會心滿意足地回家去。

好在寧下村本來也是個小村子,而且年輕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村子裏也沒什麼事要陳文川操心的。否則他這個村長如此“不務正業”,村子裏早就亂套了。

而有了陳文川這位“工程監理”,李源就要輕鬆多了。當然,身為蔬菜基地的主人,他也不可能完全做甩手掌櫃。有了陳文川監督工程質量後,李源可以集中精力來設計滴灌係統的蓄水池了。

其實滴灌係統是不需要蓄水池的,但為了方便往澆灌菜地裏的水裏添加金珠,所以蓄水池必不可少。當然,李源對外的解釋,是需要用蓄水池來調節水溫,避免影響蔬菜的生長。

李源在菜園附近觀察了幾天,最終把蓄水池的位置選擇在越湯山山腳的地方。這是整個蔬菜基地的最高點,把蓄水池建在這裏,不用抽水機就能澆灌整個蔬菜基地了。

不過對李源選擇的這個位置,工程隊老板可是有些不滿意。因為這裏地勢較高,而且崎嶇不平。要建一個大小達到李源要求的蓄水池,不但要多做許多搬運工作,而且還要平整地基,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李源當然也知道,在這個地方建蓄水池是有些為難工程隊了。為此他很“大方”地給對方加了兩萬塊的施工費,就把這件事給定下來了。

其實李源加的這兩萬塊,也就勉強夠多出來的人工和材料費而已。不過看在他已經給了一個幾十萬的大工程的份上,施工隊老板也就勉強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