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傑的親戚名叫崔國盛,是他的一個遠房堂弟。在簡單的寒暄之後,崔國盛就向李源介紹了他的工作經驗。
崔國盛從二十來歲起,就在養魚場工作了。他從小工做起,在二十多年後,終於成了漁場的老師傅,經驗非常豐富。
對崔國盛的工作經驗非常滿意,李源笑眯眯地對他道:“既然你是崔國傑的親戚,我也不說那些虛的話。眼下農場的網箱養殖可以說是剛剛起步,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如果你願意來幫我,工資待遇一切從優,和另外幾個主管一樣,你看怎麼樣?”
崔國盛看了崔國傑一眼,然後笑眯眯地到:“既然李先生都把話都說開了,我也不瞞你說,在原來的漁場幹了那麼多年,也正想換個環境呢。”
“那就歡迎你加入泰國仙桃農場了。”李源笑著和崔國盛握手,歡迎他成為農場的一員。
崔國盛也是個實在人,在決定為李源工作後,立刻就轉入正題道:“既然李先生已經決定發展網箱養殖,不知道有沒有想過要養殖什麼品種的海產品?”
李源答道:“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已經有了大概的方向,不過還是要和你這樣的內行商量了,才能最後確定下來。目前我的想法是,養殖鮑魚和石斑魚。”
李源的話讓崔國盛眼睛一亮,輕輕點頭道:“這兩種海產品確實很受歡迎,石斑魚在南方很受歡迎,而鮑魚在整個東亞都是暢銷貨。品質好的鮑魚更是十分昂貴,不過……鮑魚可不好養,特別是在幼苗階段,死亡率還是很高的。”
李源搞養殖業,最不擔心的就是死亡率的問題。雖然知道崔國盛說的是事實,但他還是胸有成竹地道:“不瞞你說,我在國內有朋友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些成果。死亡率的問題根本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解決的。”
既然李源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崔國盛也不在遲疑,站起身對他道:“有你這句話我也放心多了,我想去看看養殖的場地,決定怎麼布置網箱。”
於是三人一起來到海灣邊的小山上,居高臨下觀察整個海灣的情況。
崔國盛打量著海灣的環境,滿意地點頭道:“這裏風平浪靜、兩邊都有山脈阻擋狂風,惡劣天氣影響不會很大。而且海灣的出口也挺寬,有利於海水循環,從地理環境來看,是個適合搞養殖業的好地方。”
當然,要確定一個地方是不是適合搞養殖業,除了地理環境外,還要看其他各方麵的情況。崔國盛很快就來到海邊,在海灣各處測量了海水的溫度、含鹽量和ph值等指標,最後對海水的各項指標也很滿意。
“李先生,我看沒有問題。”在海灣各處檢查了一圈後,崔國盛最後對李源道:“雖然海灣麵積不小,但我建議隻在五分之一的水域布置網箱,這樣可以防止水質惡化,有利提高海產的存活率。”
李源隻關心哪種海產品的價格高、受歡迎,對這些事情就一竅不通。反正到時候要使用金珠,完全不用擔心存活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