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反方總結
不破不立,先破後立。
讓我先來分析對方立論中的明顯錯誤。對方的錯誤可分為常識性的錯誤,邏輯推導上的錯誤,以及觀念或者價值判斷的錯誤。
第一,對方在發言中把東北大娘的“鑲牙”也扯到整容上來,這合乎常識?不。對方說“漂亮者生存”和“數學化生存”是齊名口號,這不知是從哪裏聽來的。恐怕是你瞎編的吧。對方引了“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則是常青的”,這段引文放在這裏簡直是文不對題。
第二,邏輯推導上的錯誤。整容對有些人是有必要的,例如大麵積燒傷,或者在容貌上有明顯的缺陷。而對方對辯題不加任何分析,籠而統之、擴而大之地說“整容大有必要”,這合乎邏輯嗎?不。
第三,觀念或者說價值判斷上的錯誤。一個女士做什麼夢才算美夢呢?對方說,每個女士的美夢都是天使的麵孔,魔鬼的身材。一個女士怎麼才能自信?對方認為,隻有漂亮,才能自信。不客氣地說,在知識經濟年代的今天,說這一番話,對方不覺得觀念應該更新了嗎?對方認為,一個女士在整容上,要不計漂亮成本,加大投資,這值得嗎?很想問一聲:你們的價值取向有沒有搞錯喲!
“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言棄”。人的容貌和身體是父母給的,不能隨便改動。試想:一個裝有填充物的鼻子,還能說是你的鼻子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天然本色是最美的,這應該是人的審美的一個高境界。這種境界,不但指外貌上的天然本色,更是指內心的平和與自然。這種平和與自然才是人充滿自信的表現,而非完美的容貌。不然的話,當你離開整容院,即使弄得男賽潘安,女勝貂蟬,最終卻迷失了自我,徒有美麗軀殼,豈不更值得悲哀嗎?
“相由心生”,要令自己更美麗,應努力豐富自己的內涵。太過刻意“加工”修改,未免矯揉造作。外在美會隨年月減退,內在美才是永恒的驕傲!
我們說“整容是病態的追逐”,那是因為整容使美被格式化了——那些盲目追星的少女拿著自己崇拜的明星照片來,點名要做趙薇或楊恭如的眼睛,鞏俐或朱茵的鼻子,舒琪的嘴,林青霞的下巴,不管別人的某一部分與自己的五官、臉型、氣質是否符合,像這種盲目追星並審美修養低下的人,她們不是把美格式化了嗎?
整容的過程是不可逆的,這個過程也充滿了皮肉之苦。聽聽一位女士述說她的“換膚”後的痛苦感覺。在剛“換膚”的頭一天,還不怎麼痛,隻是到晚上,感到臉部有些不適;第二天起來,滿臉便開始發紅,但還是照常上班;第三天繼續“換膚”後,便開始感到臉如刀割一般,滿臉通紅;第四天臉部變腫,早上起來,臉部充血已變形,因而,她被迫請假。為了不讓家人和自己覺得可憐可笑,她戴上了大墨鏡。第五天,她已疼痛難忍,提出了要終止“換膚”,但美容師微笑著告訴她,如果終止,她將終生成“花臉”。第六天,她痛得開始哭,美容師又輕聲對她說:“哭不得,現在如果眼淚流下來將留下痕跡。”她又強忍了回去,第七天……就這樣,為了漂亮,為了這張“藝術品”,她強忍了一個多月的煎熬。
“換膚”者不僅在肉體上飽受痛苦,精神上的壓力也不小。首先,“換膚”者要承受“變臉”後熟人的異樣目光。一位瞞著丈夫換了膚的女士說,這些日子,丈夫沒一天好臉,看著她發腫的臉,就諷刺“花錢買罪受,活該!”而換膚者最大的顧慮是擔心“換膚”後又顯原形。所以一“變臉”便開始誠惶誠恐,忌吃忌曬。看來,有多少張美麗的“假臉”,便有多少鑽心的疼痛、尷尬的心態。一換管終生的“換膚美容”僅僅是個理想。要有一張青春永駐的臉,除非你是“貴族”,有可能把大把大把的鈔票,大塊大塊的時間往裏頭扔。
所以,我們認為,整容並非大有必要。
8.正方總結
愛美是人的天性。人們都希望以最好的一麵示人,時至今日,不論是韓國影星金喜善,還是愈來愈多的泰國男士都在想方設法令自己更美麗、更完美,而整容就給人們提供了實現完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