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的春天,抗日戰爭即將接近尾聲,日軍的鐵蹄漸行漸遠,那時的中國烏雲將散,百廢待興,全國上下都期盼著和平的曙光。
這一天風和日麗,在一個距離東北中心奉天兩百多公裏的縣城利州,一戶人家正在喜氣洋洋的辦著升學宴。這戶人家就是利州城裏有名的德祥錢莊的東家吳家。德祥錢莊的現任掌櫃名叫吳彥東,性情寬厚,溫潤如玉,是利州城裏響當當的人物,遊走在商界與政界之間如魚得水,不僅事業成功,家庭也是十分美滿和睦。今日升學宴的主角就是吳彥東的獨女吳茵。
利州吳家的祖上闖關東落戶於此,靠給地主種地扛活為生,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卻也隻能維持溫飽,勉強度日。直到吳彥東的父親,吳家老太爺吳永壽娶了鄉下地主家的女兒,日子才逐漸好轉。吳彥東的母親,吳家太奶奶王福玉原是地主的女兒,雖長相粗笨,但吃苦耐勞,下地幹活不比男人差。吳永壽的爹帶著七個兒子在王家幹活,十七八歲的七子吳永壽老實忠厚,英俊能幹,被王福玉的爹一眼看中,便問吳永壽的爹與他結為親家可好。吳永壽的爹為人十分老實,自然不敢高攀,奈何王福玉的爹一再懇求,就應下了這門親事。
王福玉比吳永壽大三歲,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婚後二人將吃苦耐勞發揮到極致,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並育有一子,即吳彥東。吳彥東幼時爺爺和外公相繼過世,再加上軍閥割據,連年征戰,家裏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一次,吳永壽在地裏幹活受傷躲過了征兵,但他還是決定出去闖蕩。吳永壽告訴王福玉等他,然後帶著家中積蓄一走就是十年。在此期間,王福玉一人既要種地維持生計,又要拉扯孩子,還要忍受村裏的流言蜚語,著實過了一段十分艱苦的日子。母親的剛強深深的觸動著吳彥東,讓他迅速的成長起來。付出終有回報,這段時間的忍辱負重的時光換來吳永壽一生對她的尊重和愛護。十年之後,王福玉苦盡甘來,吳永壽終於在城裏闖出一片天地,德祥錢莊初具規模,吳永壽也把她和兒子接到利州城內定居。
吳彥東從十幾歲起跟著吳永壽做買賣,談生意,耳濡目染又青出於藍,很快就能夠獨當一麵,德祥錢莊在他手中發展狀大。而吳永壽是個沒野心的人,便早早的退居二線,做起了老太爺,過著喝茶遛鳥的生活,每天跟太奶奶王福玉有著說不完的話,仿佛要把那錯過的十年補回來。
吳彥東的夫人是城裏有名的私塾先生錢璽忱的大女兒錢湘月。錢湘月知書達理,一雙大眼睛似一汪碧水,讓吳彥東情根深種。他們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是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年輕時錢湘月常去父親的白鶴學堂幫忙,婚後就專心在家相夫教子,贍養老人。錢湘月身體單薄,好不容易才有了獨女吳茵,是全家的掌上明珠。
吳茵從小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活潑聰明,性情頑劣,一頭烏黑茂密的長發和俊俏的鼻子像極了爸爸,鵝蛋臉型和彎彎的眉毛又很像媽媽,一雙眼睛雖沒有媽媽的眼睛大,但卻總是亮晶晶的,十分卻惹人喜愛,最漂亮的就是她的嘴巴,完美融合了父母的優點,櫻桃小口,點點紅唇,讓人過目不忘。
這一天正是吳彥東為吳茵舉辦的升學宴。就在前一陣,吳茵考上了國立東北大學,前身是張作霖創立的東北講武堂,後被其子張學良改為國立東北大學。得知吳茵考上大學之後,最高興的就是吳家老太爺,逢人就說“我們老吳家終於出了一個秀才,我孫女是我們老吳家第一個秀才!”自從吳茵考上大學的消息傳出之後,來吳家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但都被吳彥東一一拒絕,多好的條件都未讓他心動,他不惜得罪親友故交,也沒應允一門親事,讓人十分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