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營造快樂生活的氛圍(3)(1 / 3)

如果你正在從事腦力勞動的話,使你疲勞的往往不是那些已經做好的事情,那些堆積在一旁靜等處理的才是重點。那些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舉例說:還沒有等來的回信、被取消的約會、被打斷的工作……如果這樣度過一整天的話,那個晚上你回家的時候往往感到筋疲力盡,不是嗎?

反過來說,要是你度過了一個萬事順遂的工作日,你的工作效率很高,你完成了前幾天工作量的總和,回家的時候你肯定是精力充沛,興高采烈。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

在《表演船》這部喜劇電影裏,那艘叫做“棉花號”的表演船的安迪船長在富有哲學氣氛的插曲中說過一句極其富有哲理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最為幸福。的確,這樣的人總會有更多的幸福和快樂,而不會有憂慮和疲勞。就像和好友同行10英裏比不上和嘮叨的人同行1英裏累一樣。

一位聰明的女速記員發現了這一點。她在俄克拉何馬州圖爾薩市的一家石油公司工作。每個月總有好幾天她都要做一些枯燥無味的工作,比方說填寫租約表格和整理統計數據等等。這些工作實在無聊之致,於是她不得不想辦法來改變工作方式以便使自己覺得這工作有趣一些。她開始和自己比賽,每天上午計算自己的工作數量,到了下午再努力超過這個數目;每天統計自己的工作數量,第二天要努力超過第一天……使用這個方法的結果使得她的工作速度遠遠超出別的速記員。是的,這樣的方法不能為她帶來升遷、加薪,甚至連稱讚和感謝也沒有,不過卻使她不容易對這工作感到厭倦,也因此而不容易感到疲勞。她盡力使一件原本枯燥的工作變得有趣起來,而自身也變得更加精力充沛,感到快樂和享受。

漢斯·瓦辛格教授發現了“假裝”哲學,那就是說,當你在“假裝”自己快樂的時候,你往往會發現自己慢慢地開始快樂起來——類似這樣的方法。如果你假裝對工作感興趣,這種態度往往會使你的興趣弄假成真。不但如此,這種態度還可以減少緊張和焦慮。

伊利諾伊州艾姆赫斯的維利·戈登小姐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她寫信給我來分享自己的心得。

維利小姐所在的辦公室裏有4位速記員,她們每個人都被分派來處理某些特定的信件。這些信件往往會把她們搞得頭昏腦漲。有一次,一個部門的助理堅持要維利小姐重新打一封長信,他堅持自己的意見,絲毫不管維利小姐有關改正其中錯別字的建議。不僅如此,他還威脅維利小姐,說如果她不願意做的話他將要找別的人來做!維利小姐簡直氣壞了。可是,她為了不失去這份工作也隻有照他所說的來做。她明白,如果自己不好好工作的話一定會有人取代自己這份工作,而自己的工作也是由公司付薪的。於是為了使自己覺得好過,她開始假裝自己喜歡這份工作——在這種假裝之中她發現自己開始慢慢的喜歡上自己的工作了。這種新的工作態度使她的工作更加有效率,她也很少需要加班。有一天,她的部門主管向她宣布要把她調升為自己的私人秘書——因為他喜歡她的這種工作態度,她總是在高興地工作,即使是那些額外的工作。

幾年前,薩繆爾·福克蘭先生也應用了這一方法。他成功地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那時候,人們還稱呼他為山姆,這個年輕人在一家工廠做拆卸螺絲釘的乏味工作。他並不喜歡這工作,可是又害怕自己失業後無法找到別的工作,於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對這一工作感興趣。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場競賽——他的身旁還有一位工人負責磨平螺絲釘頭,而另外一個則負責修平螺絲釘的直徑大小,他們三個人比賽看誰完成的螺絲釘多。而同時,山姆在競賽中表現出來的快速工作給一位監工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使得他很快被提升到了另外的部門,而這不過是一連串升遷的序幕。30年後,他成為了波文機器製造廠的廠長,人們無不尊敬地稱呼他為“薩繆爾·福克蘭先生”。這一切全都來自於他對自己工作方式的改變。

著名的廣播新聞分析家卡藤本先生曾經向我講述了他在年輕時期的經曆。他22歲的時候在橫渡大西洋的運牛船上從事飼養員的工作。一開始他在英國完成了一趟自行車長途旅行,後來抵達巴黎。他在身無分文又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把自己的照相機典當了5法郎,以便在當地的《紐約先鋒報》上刊登一份求職廣告。

後來,他得到了一份推銷員的工作,所推銷的貨物是立體幻燈機。還記得那些老式的立體鏡嗎?它可以用來同時觀看兩張一模一樣的圖片,而正因為立體鏡的兩個鏡片把兩張圖片同時反射到另一鏡片上,於是兩張圖片的投影就形成了一種立體的效果,在遠處看的時候尤其出色。

卡藤本先生不會說法語,可是他的工作卻是在巴黎挨家挨戶地推銷這種立體幻燈機。更加令人驚奇的是,他在第一年就賺到了5000法郎,躋身當年法國年薪最高的推銷員的行列之中。而且這一年的經驗使得卡藤本收獲頗豐,在卡藤本看來,這簡直可以和在哈佛讀一年書得到的收獲相媲美,他對法式生活有了直接、詳細地了解,這對於他以後在廣播中對歐洲事件進行分析幫助很大。通過這次鍛煉,他甚至都能夠把國會記錄推銷給那些法國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