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如何成功發表即席演講(3)(1 / 3)

科學家通常喜歡用數字來描述一些抽象化的問題,如在回答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多少?還有太陽?其餘的星球呢?等許多太空旅遊之類的問題時,他們就喜歡用數字。但是,談論科學題材的演講人或作家,卻知道這很難使一般聽眾和讀者有個清晰的概念,因而有些人會把這些素材用圖畫似的語言把它“畫”出來,這樣就很容易讓人有種清晰的認識。

詹姆士·吉恩斯博士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對人類熱望探險太空的心理興趣非常濃厚。身為一個科學專才,他也知道數學在這方麵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寫有關這方麵的文章,或演講有關這方麵的題材時,時不時也會放點數目字進去。

由於受很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們很難體會其它非太陽係的星球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吉恩斯在其著作《環繞著我們的宇宙》一書中指出:“甚至連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都距離我們有250000億英裏之遙。”然後,為了使這個數目字更具有可感性,他如此解釋:假如一個人用光速(每秒30萬公裏)從地球出發,則必須經過三個月,四分之一年才能到達離我們最近的恒星。

我曾聽一位訓練班的學員的一段講話,他描述了在高速公路上所發生的驚人傷亡記錄:“你從紐約開車到洛杉磯。一路上,高速公路上的路線標記不見了。想象地麵上聳立的是一具具的棺木,裏麵躺著的是去年在公路上因車禍致死的人。你開車向前走,每隔5秒鍾便發現一具棺木,一直從大陸的這一頭到另一頭。”

我在聽了這個描述之後,開車再也不敢離家太遠。這是因為我們單從耳朵得來的印象並不容易留存。但眼睛的印象呢?視覺印象就如同那顆炮彈一樣,會產生可怕的衝擊力,會嵌入我們的記憶裏,會把所有不利的建議驅逐開。

(2)盡量少用專業用語

如果你是專業的技術性人員,而你麵對的卻是一般聽眾演講的時候,那麼你最好還是用一般的常用語,並且在必要時給以詳細解釋。

我曾聽過無數次專業性的演講,有許多人就是沒有注意到這點以懊喪收場。這些演講人完全沒有注意到一般大眾並不清楚那些術語,於是弄得聽眾迷惘不已。所以在演講時你切不可疏忽大意,而一直講些聽眾不明白的術語。

很多時候,專業性人員必須要做專業性演講,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印第安納州的前參議員畢維利齊的建議道:在演講開始的候,可以從聽眾當中,選出一位看起來最不聰明的人來當對象,然後努力使那個人對你所談論的東西發生興趣。這樣,除非把你的論點講得明白曉暢,否則就不會收到效果。

在訓練班裏曾有位醫師做了一次演講,是關於“腹部呼吸對腸蠕動的幫助和對身體健康的益處”的。第一次演講時,並不是太順利。當他正滔滔不絕由一個醫學名詞講到另一個醫學名詞時,被老師製止了。老師要他先調查一下,班上的學員當中,究竟對何謂腹部呼吸、腹部呼吸與一般呼吸有什麼不同;何謂腸蠕動、腹部呼吸與腸蠕動有什麼關係等問題有清楚概念的人數有多少。調查的結果使那位醫師大為吃驚。第二次,他吸取了剛剛的教訓,於是重新來過,再把一些醫學名詞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語解釋清楚。這樣一來,效果非常的好。

亞裏士多德曾說:“思考時,要像哲人一樣;但講話時,要像普通人樣。”也就是說,在講話時,最好避開專業用語。假如你實在必須使用專業用語,記得先詳細說明,尤其是碰到一再使用的關鍵詞,並確定每個聽眾都明白那些用語的意思,絕不能掉以輕心。

我曾經聽過一次本該很成功的演講,卻因使用了一些聽眾不明白的專業用語而大打折扣。那是一位股票經紀人向一群婦女發表的演講,介紹了銀行和有關投資事項。他用簡單樸實的語言解釋,而且采用對話方式,使整個談話顯得輕鬆愉快,內容也很詳細清楚。隻是,他有些基本用語仍然十分專業,如“票據交換所”、“附帶特權的買賣”、“長短期股票買賣”等。由於這位股票經紀人沒有察覺到聽眾並不清楚這些專業用語,當然也就沒有對那些專業用語進行解釋,所以使得那場演講隻獲得了部分的成功,而不是全部的成功。

當然,你也不必因此而免去一些關鍵的專業用語。但是在用到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說清楚。

五、利用影像器材

日本有句古老諺語:“說上千百遍,不如見一遍。”這句話是有一定的根據的。

科學證明,由眼睛通向大腦的神經,要比由耳朵通往大腦的神經多上好幾倍。並且,我們經由眼睛所給予的注意力,要比經由耳朵所給予的注意力大上25倍。

從這個角度來講,假如你想讓聽眾能有清楚的概念,就要把內容影像化。強?帕德森是“國家現金登記公司”的創始人,他就一向推崇這個主張。他為《係統雜誌》寫了一篇文章,告訴讀者他如何向同事與員工講話。他認為想要讓人完全明白你的意思或長時間維持注意力,單靠講話是非常困難的。這就需要利用一些工具。無論什麼時候,盡可能用圖片來顯示對或錯。通常來講,統計表比文字方便,而圖畫又比統計表更具說服力。所以,通過我長年與人接觸,我發現一個理想的說明方法,就是把題材圖像化,文字僅用來串連組合那些圖像。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一幅圖畫,勝過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