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的努力終將不敵晴雯的心願,以及眾神丹的自我意願時,他知道自己所釀造的、能吞噬一切能量的神丹破碎了。此刻,敗走,成為馬教長最好的選擇。
……
至於風鈴,在晴雯看來,除卻他自己有誌於成為第一手獨家戰地報道的記者之外,似乎,能夠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朝廷的嘉賞是他畢生的最高追求,也是一種榮耀。
風鈴永遠想不到去叛變自己一直篤信的東西,也因為這樣,他其實不再是個以商業利益、百姓看點為出發的賣報道的人,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如實報道真相、揭露真相,以大意誌為是非標準的耿直的軸人。
這樣的人不好惹,這樣的人,隻能用來交朋友。晴雯這樣想著。
至於薛蟠、寶玉、小寶他們呢,一向都是自己的死黨,所以,晴雯感覺很吃力,她已經無法在內心深處公允地去評價他們。
可是,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他們,作為一個決策者和帶頭人,晴雯將失去對事情的引領和對形勢的觀察。所以,她不得不刻意地將自己從他們的身邊拉遠,作為一個旁觀者來審視他們。
要說薛蟠、寶玉、小寶這幫團練夥計們,一個個的,說他們精明吧,又似乎,好勇鬥強,不經大腦,是他們的本色。
但同時,一旦涉及到自家麵子、尊嚴原則、審美底限,他們又似乎偏執地堅持,不肯有一絲一毫地退讓。
除此之外,小玩鬧、好仗義,永遠長不大的洋人彼得潘心態在他們中間蔓延,中其原因,卻在於從小得寵、含著金鑰匙降生、沒挨過多少大、好逸惡勞慣了……等等公子哥習氣而帶來的自戀狂想症。
他們永遠都當自己是個孩子,不肯讓自己多吃苦,不願意自己在什麼事情上吃虧,更不能因為別人在理而讓不在理的自己受委屈……
還有一點,是晴雯於日常生活中和他們朝夕相處而深刻地體會到的:他們沒啥頭腦,容易被所謂的大道理給鬧得熱血上頭。比如說,連他們自己也沒想到,竟然走上了結黨營私、擔當公主黨使命這一歧途。
要說已經命定著走上歧途了,這幫人又顯露出了另一個旁人所不具備的特點,那就是知道迷途了也不知返,是一幫自死命扛住當初的初心的癡家夥。
要說他們同情了複國軍、有了幫助公主來報效國家的舉動吧,其實,那是最開始的時候無意為之而為之的;可要說他們報效祖國吧,又似乎,在達成報效目的的路上,他們哥幾個顯然走入了一條非正途。
再說說晴雯自己吧。在分析了如上的、自己身邊的各色人等之後,晴雯開始反思起自己。
自己有點“騎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不會被薛蟠他們當初綁架著成了公主黨。
自己有些厭世,因了父親的死和尚家班的被絞殺殆盡,但同時,自己有些在不記仇的情況下也還時時刻刻地記著心中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