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姑娘就是能作!”這和大人府上的眾人,一個個的,可不是吃閑飯的,他們都很事逼。
臨到關鍵的問題,從國家政治形勢、國際風雲,到街坊鄰裏的大事小情、戲子的八卦情史、宮廷的小爭鬥……,可都是他們喜聞樂見、常談也不膩歪的話題。
此刻,這幫有觀點、有價值觀、有發表欲的人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根本不想顧及這個花姑娘乃是和大人所喜歡的、欽點的有前途的妹子,與其說他們還存有怕得罪和大人的心,倒不如說,他們想滿足好奇心的欲望勝於對和大人的畏懼。
他們似乎更感興趣把這個花姑娘的皮給扒下來,甚而是連她的祖宗八代的曆史和淵源都想給扒出。
他們有這個興致、有這個能力,能從她的心理動態、行為目的、生活方式,到她所處的階層來進行一番地細細的咂摸,進而,形成觀點,亦或是討論出觀點,並最終給予品評。
晴雯開始覺著這幫人太俗。可是,她就不懂得,借此打探和品評,也有助於舒緩這些大眾在生活中所麵臨的壓力,同時,他們這是也通過別人的生活,再一次比對出了自己的生活,從別人的苦難挫折中,再次比對出自己過的還湊合的結論,並給予心理的自我暗示和他暗示+。
別看他們論及的是他人生活裏的八卦,但是,如果眾人們抓住了這個話題,並且能夠通過這個話題兒引起更廣泛的熱議,形成一個時尚的話題,形成一股思潮,那麼,他們這些一個個的小人物說不定本身就在擰成一股繩,這力量還真不能小覷,甚至,在曆史玩笑和偶然性時機麵前,這樣的草根力量說不準也能夠扳倒這個世界。
“你好好的一個花姑娘,就該養花繡花、養貓逗貓,再不濟,早早地選個人家嫁嘍,也是條正路。怎麼非要學什麼麵點呢?那不是拋頭露麵還能是啥?!”
這是年紀老一些的大眾中間的婦女在勸導寶玉扮成的這個花姑娘。
“嘿,丫頭,要是你在聽鸝館混得不開心,你可以來我們大戲院跑個龍套什麼的,你放心,薪水按周發,保準不會拖欠你的。”
這是一個馬戲團的團長,他上前,想把花姑娘當一個漏兒給撿回戲班裏去。
“別說,這麼俊又這麼平易近人的姑娘可太難得了,要不,你跟我回家,我家那兒子就是有點憨,他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心眼可好了,一定會疼你一輩子的。”一個老大爺喋喋不休著。
寶玉聽著這一個個人表示對他的關切,對他的開解,而且,他們心裏想的,都是怎麼才能拉這個花姑娘入夥的課題。盡管人們各自的表現不同,但是,寶玉看在了眼裏,同時,他的心裏滿滿的,很充實,在那一個特定的時刻,他甚而感覺到了幸福。
這幸福,來自於被需要,被平常的人所需要。
寶玉一向非常內斂低調,從來和“浮誇”、“自誇”沒什麼瓜葛,隻不過,在這一刻,他很是自信,所以,衝著晴雯扮成的小書生,寶玉頑皮地擠了一下眼睛,似乎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