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青幫老大是在為花姑娘叫屈。在這一點上,在座的人們倒不是因為畏懼於青幫老大的威望而硬要附和於他,而是真的也和青幫老大的思路一個樣:覺著花姑娘當選勝利者才該是實至名歸的真相。
那麼,難道這小書生獲獎真的是因為有什麼貓膩嗎?!
當人們開始產生這個念頭的時候,人群中開始可以聽聞得到竊竊笑聲。原來,大家都覺著自己的這種想法實在是很荒唐,那笑聲完全是在笑話他們自己。
笑話什麼呢?大家夥兒都在笑話自己簡直是心眼兒太多啦。
平日裏,按照常理,所有的曆史書、教科書,還有那些老莊理論、儒道釋啊,都將人們的心給打磨出心眼兒那叫個千瘡百孔。
這裏,千瘡百孔是個褒義詞,並不是貶義,因為,心眼兒是被外界惡劣環境給逼迫出來的,是每一個價值觀給自己打磨出的新的價值尺度。
心眼兒,除了因為在人群中鬥智鬥勇以外,也包含著一種自我塑造,這種種的自我栽種的心眼兒們,和被迫長出來的心眼兒們所導致的結果呢,就是大家尋思起小書生獲獎這幢奇事時,開始變得心思很微妙。明明,這小書生既沒有背景,也沒有什麼行業地位的,根本就不該從勢利的角度來被看待成一個起碼的“成功人士”,但是,大家偏偏這樣想。
而輪到思量起花姑娘來,她要顏值有顏值(當然,小書生也有顏值和群眾基礎,尤其是大媽級的群眾粉絲很多)、要靠山有靠山(和珅大人)、要技能有技能(烘焙科班出身)、要展現才華的長袖善舞,那袖子就能夠舞起來的……擱是誰,也都能認為是花姑娘贏得這比賽無疑。那麼,一旦贏家是小書生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要挖掘小書生的麵包到底給烘焙得哪裏這麼有水平,而是先想到的是社會關係,想到的是勢力範圍,想到的是有什麼貓膩。
正因為當人們動了心眼兒,認為有什麼貓膩發生的時候,人們突然全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這個小心眼兒簡直真是沒有用到地方!真是白長了這麼多的小心眼兒。
看來,人們雖然很勢利、有很多的想法,但是,人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人們一眼就看出來了:本次獲獎,如果不是麵包本身的原因的話,那麼,小書生根本就沒有任何從人脈、裙帶關係、到其他勢力等方方麵麵所能帶來的優勢。
當人們開始普遍地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人們開始變得認真了起來,學習的態度也端正了,聽講的態度也好了,觀察也認真起來了,看來,在沒有其他社會關係作為輔助借口的情況下,人們還是有求真的欲望的。
這時候,該問話的已經出場,是青幫老大;該當聽眾的已經安靜了下來,是在座的大家夥兒,就差有人來講評講評,給大家個究竟啦。
這人,會是誰呢?
眼看著,評委們早已被和珅大人給派人恭恭敬敬地請走了,目前,幾乎沒有人可以勝任這個講解的角色了。
幾乎沒有,不是說一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