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嬤嬤清了清嗓子,說:
“請大家節哀順變,牢記嬤嬤院長對我們孤兒院的訓話。”
大家聽到後,全都默哀三分鍾。
之後,大嬤嬤請老牧師走到台前,然後說:
“牧師先生是我們孤兒院最為親近的朋友,這麼多年來,我們孤兒院和他的教區比鄰而居,大家和平共處,資源共享,並且,每每互相扶持,今天,更是一個見證這種關係的時刻,”
聽到這裏,大家都摒住了呼吸,大家知道這個時候老牧師這個孤兒院最親近的朋友,一定是受了嬤嬤院長之托,作為第三方給大家通報些什麼。
果不其然,老牧師講話說:
“的確如大嬤嬤所說,我和嬤嬤院長是老朋友啦,我們教區和孤兒院更是比鄰而居,相愛相殺……”
說到這裏,底下的人不禁會心地笑了,因為所謂的相愛,那是在嬤嬤院長的力促下教區的社區和孤兒院的學生部進行的公益社團活動,而所謂的相殺,可不是什麼象棋比賽,什麼其它競技運動,而是這孤兒院的孩子們在青春叛逆期對這個教區進行的不定期、持續的各種攪擾。
大家都知道這些熊孩子給社區帶來的種種麻煩,以及老牧師是如何不容易地在其中進行著持續不斷、曠日持久的調解工作。
緊接著,老牧師繼續說:
“現如今我老了,而嬤嬤院長去了,當然是去天堂更好地服務上帝去了,但是,我們的事業還在進行,我們怎能就這麼輕易撒手不管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說都知道老牧師你今天是領了嬤嬤院長的遺書在給大家作介紹,那你就好好地、趕緊地介紹好了,怎麼又說東說西的,就不好好地、趕緊滴進入正題呢?!
大家知道,這隻能說明了一點,這位老牧師真的老到不合時宜,不能勝任啦,那還不趕緊像嬤嬤院長那樣,自覺滴早早收場,好給下一代騰地方?!
話說,這幫嬤嬤心裏想的可真夠實際的,同時,這幫嬤嬤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果現在老牧師具有讀心術的話,還不得給氣個半死才怪呢。
晴雯自覺自願滴站在了大嬤嬤這一隊裏,她討厭自己這麼勢力、跟風,怎奈這是嬤嬤院長教給她的,她隻好捏著脖子、惡心著自己繼續做下去。
這樣的晴雯是引起了很多嬤嬤們的側麵的,平日裏,晴雯根本就不顯山不露水的,很多嬤嬤自晴雯都來了半年了,經常在廁所看見她在勤懇滴打掃衛生卻連她的名字都叫不上來,這一回,晴雯可是在大嬤嬤的提攜下給大家了一個明確的認知,那就是這是個跟屁蟲、馬屁精。
晴雯不好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誰讓自己做的那麼露骨來著。晴雯也不好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她懶得理自己,也開始不喜歡這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