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晴雯沒有官癮,但是,晴雯似乎被逼得一上任就得討飯吃。
這種情形怎是天真直接的晴雯所麵臨過的,也不像是她能夠解決的。
說實在的,連晴雯自己都覺著自己是被趕鴨子上架,坐上了孤兒院院長的位置。
也可以有另一種解釋,就是爭奪孤兒院新任院長的位置太過激烈,幫派太多、投票太分散,以至於在這個說競選不競選、說委任不委任的提拔過程中,各個有望成為,或者是自己認為自己有望成為孤兒院院長的人全都在考量各種因素,在兩害之中取其輕,導致各種力量相互較量,殊不知這就是應了一句老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晴雯這個傻漁翁那一天還真的沒有垂釣的意思,處於休假和自我放逐的狀態,但是,還是得利啦,得了鷸蚌,成為了一個不曉得自己是怎麼贏的贏家。
在其位謀其政,晴雯被推到這個位置,就一下子下不來啦。本來,她以為可以輕鬆地辭去這個職位,自己該幹什麼就取幹什麼去,或者換一個說法,自己該掃廁所,就去掃廁所好了,但是,現在不行,晴雯騎虎難下。
為什麼說晴雯騎虎難下呢,因為晴雯心目中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一下子因為孤兒院沒米下鍋的這一件事給激發出來了,雖然從來沒有利欲熏心,雖然沒有權力欲,或者說自己還不大懂得啥叫做權力欲,但是,晴雯看不得一個問題不能解決,看不得自己發現困難的時候不去伸手相幫。
這不,晴雯隻得聚集了德高望重的嬤嬤們,組成了一個管理委員會,大家一起開始討論這個議題。
有嬤嬤發言,說:
“這個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要知道,我們以老牧師作擔保,已經向他所知的宗教社區借了不少大米啦,現在還沒有歸還呢,針對不好意思舔著臉再去借了。”
大嬤嬤說:“如果不去借,董事會批給我們的買糧食金額要在下半年才能到位。”
晴雯問:“為什麼我們的糧食不夠?”
二嬤嬤說:“顯而易見啊,嬤嬤院長對被送到這裏的孤兒,簡直是來者不拒,導致我們孤兒院收納孤兒超出了我們的能力,不僅飽和,而且是讓我們的各種供應出現了一個嚴重的缺口。”
晴雯點了點頭。
二嬤嬤繼續說:
“還有更嚴重的,就是我們的糧食以及其它生活物資在被送到這裏之前,還被扒了一層皮,也就是被盤剝了一次。”
晴雯一聽,剛要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但是,她發現另幾個嬤嬤的臉色不對,也就不好當中再追問。
晴雯隻好說:“各位都比我有經驗,能不能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讓我們集體討論一下,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
大家先是又交頭接耳了一番,因為院長這樣低姿態地問下屬意見,在孤兒院裏還是第一次。
待大家有些習慣了晴雯的這種舉動之後,開始紛紛發言。
“我覺著吧,現在我們應該節流,把不該花的都節省下來。”
另一個嬤嬤馬上站出來反對,說:“都沒有油水地過苦日子好久啦,還節流,會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