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認為,在青年階段,這些犯罪分子的心理一般都思想開放、價值選擇呈現多元化的狀態,他們的自我意識強烈、富有挑戰精神,重視人際交往,求知欲強,喜歡超前消費。他們進行犯罪的原因一般都跟自身的矛盾有很大的關係。這些矛盾主要表現在:旺盛的精力和調節能力低下、興奮性高和控製能不高、性發育成熟和道德觀念的缺乏等方麵。他們在這一階段一般都很容易出現偏執的個性。這種情況發生後,他們一般會產生強烈的心理壓抑,不能接受任何人的批評。在他們看來,他們的自尊心是不允許任何人侵害的。
另外,FBI還對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原因進行了總結:
(1)好奇和盲從
青少年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這是他們的天性。但由於他們的社會閱曆淺,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在缺乏良性誘導的情況下,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隨心所欲,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另外,FBI還發現,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當一部分青少年並沒有完全認識自己的所作所為,隻是盲從其他成員,沒有明確的犯罪動機。如一個搶劫團夥,5人中3人不滿18周歲,這3人跟隨一個25歲的“頭目”,在一晚上搶劫3次,當問到他們為什麼犯罪時,他們都說:“他(指‘頭目’)讓我們幹的。”
(2)攀比虛榮和利己心理嚴重
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靈裏種上了貪慕虛榮的種子,好逸惡勞、夢想一夜暴富,導致他們不擇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利。因貪慕虛榮而走向犯罪是近幾年青少年犯罪突出的特點,應特別值得警惕和關注。而嚴重的利己心理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在獨生子女犯罪中更為常見。不少獨生子女備受嬌寵,惟我獨尊,占有欲十分強烈,如果不能得到滿足,就會用犯罪的手段來獲得所需之物。
(3)逆反和報複心理嚴重
從生理角度講,青少年正處於逆反心理強烈的時期,產生了強烈的對立情緒,嚴重時他們甚至會采取暴力手段進行反抗。而報複是青少年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的主要動機之一。由於青少年心理狀態不穩定,容易衝動,當遇到別人的挑釁時,往往表現得格外煩躁,缺乏理性思考。
FBI還強調,在這個階段,如果不和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很可能為他們的成長蒙上陰影,使他們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對社會做出有害的事。
2.中年階段
在這一階段,人的生理發育完全成熟,並保持著較高的機能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器官逐漸減退。到中年精力不如青少年強壯,很多犯罪更多的依賴經驗,而不像青少年那樣過分依賴體力。FBI指出,這一時期,犯罪分子的認識範圍更加廣泛,理解能力也逐步的提高,情緒比較穩定,克製能力加強,理性色彩很重,他們一般意誌堅定,頑固,已經很難對其進行改造了。從數量上看,中壯年人犯罪數量沒有青少年人多,但是危害性更大。他們進行的犯罪多具有典型的預謀性,並且手段帶有隱蔽性。
3.老年階段
FBI指出,人們在老年階段生理會產生很大的改變。他們的肌肉水分減少,收縮和舒張能力降低,關節不夠靈活,肌肉容易疲勞,動作遲緩,運動幅度小。各種感覺係統的結構功能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視覺適應性和視覺敏感性降低,對顏色的感覺能力也下降。神經係統衰老快,大腦反映速度慢,準確性降低,智力出現問題。由於他們的體力和智力都已經大不如從前,所以他們的犯罪活動一般不會產生很大的危害。
FBI經過研究發現,老年人進行犯罪時,犯罪心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1)排解空虛
人們在進入老年後,子女們都離開了自己,他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空虛。麵對日益空虛的精神世界,有些老人就會耐不住寂寞,會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要求,一旦要求被忽視,他們就有可能用犯罪的手段來引起別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