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真心與感恩(5)(2 / 2)

要真正麵對成功,就必須學會放棄完美,不刻意追求完美,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這是一個令人寬慰的事實,我們越是盡快地接受這一事實,就越能盡快地向新的目標邁進。

放棄追求不可能實現的完美,接受一個真實的自我。是承認鏡子裏的麵孔和身體就是自己的模樣,你會覺得輕鬆一點兒,感到真實和舒服了。時間不長,你就會體會到自我接受與自信自愛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我們學會放棄刻意要求自我完美的想法,接受自我在公眾眼裏是缺乏和不足的地方,才會構建屬於自己的健康思維。

放棄是一種泰然處之的態度。汲汲於名利者永遠不知道滿足。金山銀山,換不來會心一笑;機關算盡,隻留得千年罵名。學會放棄吧。放棄並不完全代表著失敗和氣餒,務實的放棄是為了更少地失去。有時,選擇了放棄,也便選擇了成功和獲得。

請記住赫拉克利特的話,最優秀的人寧願要一件東西,而不要其他一切。就是:寧取永恒的光輝而不要變滅的事物。

放棄是一種泰然處之的態度,放棄並不完全代表著失敗和氣餒,務實的放棄是為了更少地失去。

君子之交

子高遊曆來到了趙國,平原君的兩個門客鄒文、季節都與他相處得很好。子高準備回魯國,許多朋友都來送別。在大家送別過後,鄒文、季節又陪送了三天。

最後分別時,鄒文、季節淚流滿麵,子高卻隻是拱手作揖而已。分手後各自上了路,子高的弟子問子高說:“先生與那兩位朋友關係很好,他們有依戀不舍的真情,為不知何時再見麵而十分傷感,而先生卻高聲說話,隻是拱了拱手,是不是您對他們二位感情不深啊?”

子高回答說:“起初,我還以為他們兩人都是大丈夫,現在才曉得他們並非如此。人生在世,當誌在四方,豈能像鹿或豬那樣總是圍聚在一起?”

弟子又問:“這樣看來,那兩位哭泣就不對了?”

子高說:“這兩位都是好人,他們有仁慈之心,但是在去留、決斷的問題上,就做得不夠好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用不著在表麵上情深意切。聚散離合本是人生常態,能拿得起,放得下,銘刻在心就已足夠。

祝福顯露

在一棵高聳的大鬆樹下,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風的小花。這朵小花非常慶幸有棵大鬆樹成為它的保護傘,為它遮風擋雨,使自己每天可以高枕無憂。

有一天,突然來了一群伐木工人,很快,就把大樹伐倒了。

小花非常傷心,痛哭道:“天啊!我所有的保護都失去了,從此那些囂張的狂風會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會把我打倒!”

遠處的另一棵樹安慰它說:“不要這麼想,剛好相反,少了大樹的阻擋,陽光會照耀你、甘露會滋潤你;你弱小的身軀將長得更強壯,你盛開的花瓣將一一呈現在燦爛的日光下。人類就會發現你,並讚賞你,甚至有可能將你遷養在溫馨的花園裏。”

失去了一些以為可以長久依靠的東西,自然會難過,但無所遮蓋的顯露出來,卻有可能迎來無限的祝福和機會。

背筐拾柴

一個活在塵世中的人在深山中遇見一位背筐拾柴的隱士。於是他對隱士講了自己現在的煩惱:我感覺生活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了,幾乎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我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我想讓自己變得輕鬆起來。

但隱士沒有回答他的問題,隻是說:“你先幫我背上這個筐吧。”

他幫隱士背著筐,一起向前走,隱士不時地撿一些柴放在他背上的筐裏。筐漸漸地滿了起來,這時隱士問他有什麼感覺。他說:“我隻是覺得筐越來越重了。”

隱士說:“這是因為我一邊走著,一邊把柴放進了你的筐裏。你所感覺的生活也是如此。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我們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筐,然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你就會感覺越來越沉重。”

他問隱士:“我可以減輕這些負擔嗎?”

隱士說:“工作、愛情、家庭、友誼……你願意舍棄哪一種呢?”

他沉思起來,是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都是沒有辦法舍棄的。

既然沒有辦法割舍,又為什麼要減輕割舍呢?為何不背著裝滿“柴禾”的筐大步向前呢!

背上的筐讓我們感到沉重,因為裏麵裝滿了人生的重負,背上的筐也讓我們快樂,因為裏麵裝滿了人生自我實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