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原本是百餘年前,清朝學士蒲鬆齡筆下眾多聊齋故事中的一個,是那香獐精花姑子和嶗山縣第一才子安幼輿之間人妖殊途的悲劇,蕩氣回腸的情緣。百餘年後直至當代,江海洋和曹駿華兩位導演攜一眾演員改而演之,雖劇情變動頗大,人物增減之詫異,然筆者十餘年之後觀之,心心念念劇中旁生出來的竹精陶醉和嶗山縣第一美女鍾素秋的跨界情緣。劇末隻道鍾素秋受花姑子遺願所托,留在嶗山縣照顧安幼輿和孩子,陶醉攜葵花精小葵遠走他鄉。筆者不甘心以此而終,故提筆續之,做成此書。然突兀開篇,恐讀者做了那二丈和尚,故先講兩人前世情緣,簡略述之。
竹妖陶醉原本是這嶗山縣縣太爺熊雄的長子,其父與母本是一對恩愛的平凡夫妻。為替熊家光耀門楣,父熊雄上京趕考並中了舉,卻被一權貴之女看上。怎知熊雄高中後忘了家中糟糠之妻而另娶他人。那權貴之女不甘心為妾,而熊雄更怕糟糠之妻和其長子連累自己,兩人竟合謀毒殺了陶醉和其母,並棄屍於嶗山縣後山的一片竹林。其母當場暴斃,而陶醉尚有一息尚存。竹林之中住著一個修煉千年的竹精,悲憫陶醉年幼竟遭遇此不幸,遂將其靈魂置身於竹子上,並教其修煉成精之術。經過多年修煉,加上為母報仇的決心,陶醉終幻化成了竹妖。
心中仇恨難平,加上思母心切,陶醉寄情於酒,因而結識了同在嶗山縣後山修煉的香獐子一家。章叟同是好酒之人,與陶醉以兄弟相稱。章叟與章嫗有一女,名為花姑子,年輕美麗活潑。陶醉與章家一來二往,漸漸傾心於花姑子,卻未曾挑明。而花姑子感念嶗山縣書生安幼輿的救命之恩,將這書生掛在了心頭。章家還有一個葵花精,名為小葵,生性善良,對陶醉心儀已久,卻羞於說出口,隻是默默的關心。
這方嶗山首富鍾雲山,妻子早逝,留有一女,取名素秋。此女生來嬌豔,美若天仙,又慧質蘭心,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鍾雲山興其才貌雙全,又憫其從小無母,自是寵愛有加。嶗山縣的青年才俊更是踏破了鍾府的門楣,欲得鍾小姐為妻。而縣太爺熊雄與權貴之女所生的兒子熊大成更是四處張揚鍾小姐乃熊家之兒媳。這熊大成從小被父母視若掌上珍寶,溺愛過度,自然有求必應。因為不學無術、胸無點墨,仗著父親的權勢,欺淩鄉裏,惹得眾人敢怒不敢言。鍾雲山自是不會將愛女嫁給此等惡徒,便借著詩畫選婿大會,企圖讓熊大成斷了這癡心妄想的念頭。
這日,陶醉為實現為替母報仇之夙願,計劃一步步接近熊雄,於是去了嶗山縣城,在雅墨酒樓飲酒之時,正好撞上了鍾雲山在此舉辦的詩畫選婿大會,一副栩栩如生的鍾素秋畫像,讓陶醉在嶗山縣名聲大震,也讓那時男扮女裝正好在門外觀看的鍾府小姐鍾素秋對其一見傾心。
熊雄身為縣太爺,卻苦於寶箱寨那一窩強盜在嶗山縣作威作福,而身邊無能人義士可以降服那夥強盜,便打算招賢納士。陶醉和一直喊著要收了陶醉這竹妖的道士癲道人在比武中旗鼓相當,一同被招入了衙門,成了熊雄的左膀右臂。偏偏這癲道人整日瘋瘋癲癲,找不到蹤跡,而成就了熊雄對陶醉的信任,以致讓熊雄認了陶醉做了幹兒子。
再說到花姑子,因心念救命恩人,化身成人來到安幼輿身邊,與之相處下來,越發覺得這書生心地善良,漸漸情根深種。開始懂****的她也開始明白陶醉對自己的心意,然中心隻有安幼輿便隻能辜負陶醉了。
這陶醉也是一癡情的人兒,縱然花姑子心有所屬,卻依舊對其心心念念,甚至為了花姑子,而被癲道人重傷。更是為了實現花姑子所托救安幼輿於囹圄,於傷中使出“傀儡之法”,使自己元氣大傷,暈倒於路邊。幸得經過的鍾素秋發現,帶回繡樓療傷,經鍾素秋多日悉心照料,方才得愈。
自那日詩畫選婿大會,鍾素秋對陶醉一見傾心,從此下了非君不嫁的決心。溫婉而又敢愛敢恨的鍾素秋更是為了知道陶醉的現狀,女扮男裝去往後山尋情郎之身影,用行動和暗示表明了自己心意,卻被陶醉一再拒絕,佳人心傷,鎖自己於閣樓,哭了許久。那日,熊大成帶官兵前往鍾府下聘,欲威逼利誘鍾雲山將愛女嫁於自己。鍾素秋萬般危急之下托人向陶醉求助,並逃出了被官兵團團為主的鍾府,素秋想借此機會和陶醉一起逃離嶗山,而這邊陶醉卻欲湊成因服下忘憂草忘記和花姑子之間點點滴滴,對鍾素秋十分傾心的安幼輿和素秋之間的好事,更是在花姑子的建議下,讓安幼輿帶著鍾素秋遠離嶗山縣,卻對鍾素秋失落的眼神選擇視而不見。在眾人的巧計解圍之下,熊大成欲強娶鍾素秋的危機終得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