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當上司勸說部下應打起精神努力工作時,部下隻是口頭上響亮地回答“是,是”,但是實際上並沒什麼改進,這一般都表示內心對上司有反感。
在社會的交往之中,人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個現象,社會地位高的人對下屬的談話總是居高臨下,他可以緊盯著下屬的眼睛和每一個動作,而下屬通常都是采取恭敬的態度,俯首帖耳的傾聽,並不時伴以理解和應酬性的微笑。而社會地位低者對社會地位高者進行說明時,對方隻是隨意地附和,並不向說服者使用客氣的語調說話,這通常都是對對方懷有卑視的表現,而這種表現會妨礙你的說服工作。
當社會地位高的人對社會地位低的人有反感時,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將反感壓抑在心底,而是直接表現出來。例如,談話當中突然離席,讓對方久候;談到主題時,故意岔開話題;假裝正在思考問題,將視線轉移到別處;更有甚者,根本不聽你的談話,一個人看起報來。這說明對方忽視你的人格態度。
在人際交往中,某些自尊心很強的人,為了保護自尊,常常不發一言,極誇張地表現出瞧不起人的態度。因此,他會戴上做人的麵具來支撐自我、確信自我,並且由此回避、消除接受說服時的不滿情緒,從這種談話方式可以看出這種人的本質和內心活動狀態。
言語是情感的表達,是思想的表現結果。一個人不管水平如何,口的如何,隻要他張口說話,他就在有意無意地給別人留下印象。一句話,很可能就是自己的一幅畫像。同時,談話也可以展示一個人的職業、身份和知識水平,一個人在言談中會不經意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個能夠在談吐之中,對問題應對自如,並表現出不同凡響的氣質和風度的人,肯定是位有思想、有內涵的人。
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如果善於表達,常常能輕易地征服別人的心,即使是才疏學淺者,如果能說會道也會給人以有力的印象。我們固然不可油嘴滑舌,但人們判斷一個人時,對其談話能力的展示是很看重的。我們都有很多同學、朋友、同事,有的人在長期失去聯係後就淡忘了,可是如果有人曾給過你一句哲理性的忠告,那麼你可能會忘記你們之間的很多事,惟獨記住這句話,忘記他的很多可能愚蠢的行為,而認為他是有見解的。這就是語言的力量。
借助語言的力量,把自己內心的見解和心理活動狀態呈現出來,就會引起別人的重視,甚至可以改變一生的道路,因為一些識人高手,可以從你的言談中窺探你的真實想法和人生的抱負。著名科學家法拉第進入英國皇家學院,就是戴維爵士和他一場談話後的結果。
戴維:“很抱歉,我們的談話隨時可能被打斷。不過你還算幸運,此時此台儀器沒有爆炸。可能因為你沒在實驗室幹過,所以才願意到這裏來,科學太艱苦,要求付出極大的勞動,而隻有微薄的報酬。”
法拉第:“但是隻要能做這種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
談話結果,戴維讓法拉第當了自己的助手。後來,有人要戴維填表列舉自己對科學的貢獻,他在表的最後寫道:“最大的貢獻——從一句話中發現了法拉第。”
一個遠離社會和人群的人,不可能具有洞察他人內心世界的本領,要在社會中生活得一帆風順,就得具備從別人的言談中,了解其內心動態的手段。可以說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地與騙子打交道,沒有識破他言談中破綻的本領,受騙上當也就在所難免了。
騙人的高手至少是半個心理學家,雖然他們不承認或不自覺。但他們真的十分了解被騙人的心理變化和需求,他們總是尋找各種機會行騙。例如他們專門在談話時察顏觀色,因為世上許多誠實的人,都有一顆深情的心和無掩飾的臉。而騙子一麵窺視你,一麵卻假裝恭順地瞧著地麵,善於把真正要達到的目的掩蓋在東拉西扯的閑談中。
騙子還有另一個絕招,就是在你毫無防備的情況之下,突然對你提出一個他期待已久的願望,因為他從誠實人的言談之中,察覺沒有對他設防的時機,讓你在來不及思索之間,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當一個試圖阻撓一件可能被別人提出的好事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首先由自己把它提出來,但提出來的方式又要恰好足以引起人們的反感,因而使它得不到通過。有時,騙子裝作正想說出一句話卻突然中止,仿佛製止自己去說似的。這正是刺激別人加倍想知道你要說的東西的一種妙法。
還有一種誘人上當的騙子。他暗地裏想與另一位先生競爭領導的位置。於是他對那先生說:“在當今時代當領導是件沒意思的事。”那位正可能被任命為領導的先生天真的同意了這種看法,並且也對別人如此說。結果先說的那位便抓住這句話稟報上級,上級大為不悅,果然就不任用說天真話的人了。
還有一種影射的狡術,比如當著某某麵故意對別人說“我才不幹某種事呢”,言外之意隻有對方才會……
有的人搜集了許多奇聞軼事,當他要向你暗示一種東西時,便講給你聽一個有趣的故事。這方法既保護了自己,又有助於借人之口去傳播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