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跡分析的方法很多,由筆跡了解人的性格,可以從三個方麵來觀察,即筆壓、字體大小、字形這三個要點來研究分析這個問題。
1.筆跡特征為字體較大,筆壓無力,字形彎曲;不受格線限製,具有個性風格,容易變成草書;有向右上揚的傾向,有時也會向右下降,字體稍潦草。
性格:平易近人,好相處,善於社交活動,為體貼、親切類型的人。氣質方麵具有強烈的躁鬱質傾向。
這類人性格趨於外向,待人熱情,興趣廣泛,思維開闊,做事有大刀闊斧之風,但多有不拘小節,缺乏耐心,不夠精益求精等不足。
2.筆跡特征為字形方正,一筆一劃型,筆壓有力,筆劃分明,字字獨立,字的大小與間隔不整齊,具有自己風格,但筆跡並不潦草。字的大小雖有不同,但一般言之,顯得較小。
性格:不善交際,屬理智型。處事認真,但稍欠熱情。對於有關自己的事很敏感,害羞、對他人卻不甚關心,感覺較遲鈍。氣質方麵具有分裂質傾向。
書寫者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性格篤實,思慮周全,辦事認真謹慎,責任心強,但容易循規蹈矩。結構鬆散,書寫者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思維有廣度。為人熱情大方,心直口快,心胸寬闊,不斤斤計較,並能寬容他人的過失,但往往不拘小節。
3.筆跡特征為字形方正,一筆一劃型,但與上述類型不同,為有規則的平凡型,無自己風格,字跡獨立工整,字形一貫筆壓很有力。
性格:凡事拘泥慎重。做事有板有眼,中規中矩,但稍嫌緩慢。意誌堅強,熱衷事務。說話絮絮叨叨,不懂幽默。有時會激動而采取強烈行動。氣質方麵具有癲癇質傾向。
這類人精力比較充沛,為人有主見,個性剛強,做事果斷,有毅力,有開拓能力,但主觀性強,固執。筆壓輕,書寫者缺乏自信、意誌薄弱,有依賴性,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筆壓輕重不一,書寫者想象思維能力較強,但情緒不穩定,做事猶豫不決。
4.筆跡特征為字形方正,稍小、有獨特風格。尤以萎縮或扁平字形為多。字跡大多各自獨立,無草書,筆壓強勁。字的角度不固定,但字體並不潦草。
性格:氣量較小,對事務缺乏自信,不果斷,極度介意別人的言語與態度。簡言之,屬於神經質性格的人。
這類人有把握事務全局的能力,能統籌安排,並為人和善、謙虛,能注意傾聽他人意見,體察他人長處。右邊空白大,書寫者憑直覺辦事,不喜歡推理,性格比較固執,做事易走極端。
5.筆跡特征為每次書寫,字體大小與空間大小無關;字型稍圓彎曲,有時呈直線形;有時字形具有自己風格,有時則工整而有規則;大小、形狀、角度、筆壓均不固定,潦草為其顯著特征。
性格:虛榮心強,重視外表,經常希望以自己話題為中心,因此話太多。不能諒解對方立場,缺乏同情心與合作精神。由於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容易受煽動,亦容易受影響。
這類人看問題非常實際,有消極心理,遇到問題看陰暗麵、消極麵太多,容易悲觀失望,字行忽高忽低,情緒不穩定,常常隨著生活中的高興事或煩惱事而興奮或悲傷,心理調控能力較弱。
8.通過握手的方式知內心
通過握手這個簡單的動作,把心中所想表現的涵義顯露出來,可謂千言萬語,隻在一握中。握手這個動作,可以算得上世界上通行的禮節了。
握手的動作是從原始人的雙手舉起的姿勢上得來的,原來的意思是指沒有敵意,兩手空空之意。後來在古羅馬曾有碰胸的姿勢表示問候。在羅馬帝國時代,人們並不握手,而是彼此抓著前臂,而在現代,握手的含義是歡迎。美國心理學家伊蓮·嘉蘭在一本書中指出,一個人與人握手時所采用的方式,很容易反映出他的個性。
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常識:
使勁握手的人,通常表示他的主動性很強,而且充滿了信心。反之,不大用勁兒握手的人,當然表示其有氣無力,或性格脆弱。在舞會或公共場合裏,不斷地前去和陌生人握手,表示這個人富有社交性和自我顯示欲。
握手的這種禮節雖然很簡單,但在不同場合下,握手給他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同的。
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德國入侵蘇聯後不久,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秘密訪問倫敦,與丘吉爾商談反法西斯的大計。丘吉爾一貫對莫洛托夫素無好感,說他是個“灰色、冷酷的人”。在一次長談後的深夜,丘吉爾送別莫洛托夫,在唐寧街7號握手告別後,莫洛托夫突然靠近他,緊緊握住他的右手臂,雙目久久注視著他,一言不發。這一舉動使丘吉爾這位老政治家大為感動,他感受到了莫洛托夫用握手的暗示無聲地告訴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敗,現在取決於蘇、英兩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