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從興趣愛好上透視內心(2)(2 / 3)

諸如這般,外向型的人多數喜歡把書本當成打發時間的娛樂工具,不然就是把它當成實用的書使用。

以上,隻重點舉出了內向型的種種興趣,說實在的,他們的內心世界既豐富又多彩。他們之中有很多人對文學、音樂、戲劇、美術等的造詣很深,甚至叫專家感到驚訝。他們研究任何事情都很徹底,不會在半途就放棄不幹。

除此以外,內向型人中喜歡摔跤、象棋、旅行、烹飪的人,也比外向型的人多。

那麼,外向型的人又有什麼興趣呢?可以說,他們中的許多人屬於“沒有特定興趣的人”。

問及外向型的人有什麼興趣時,他們多數人會一時為之語塞,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以後,方才會支吾的說:“可能是運動吧?”或者“看看足球比賽……懊……不不……我想是看電影……”因為他們無法把遊樂跟休閑活動區分開來。

當然有些外向型的人也具備內向型者的興趣,但總是不能持久,總而言之,別人所搞的事情,他們也會跟著搞,但是不能長久持續下去。

其實,外向型當中也有執著性格的典型,這種人做起事情來一絲不苟,做事有始有終,不過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興趣,不如說是工作或者訓練比較恰當一些。他們在從事某一項工作或業餘愛好時,缺乏那種悠然自得的氣氛,即使是興趣,也免不了成為他們計算得失的對象。

所謂興趣,必須撇開金錢方麵的得失計算,方能夠成立。利益跟興趣是格格不入的兩回事情,以這一點來說,外向型的人就很難辦到了。就以他們打高爾夫球為例,是為了交際著想,是為想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手段,跟酒席宴席具有同樣的效果,或許他們自以為那也是一種興趣。

內向型的人認為興趣純粹是為了自己而做的事情,是自己要享樂的,他們不介意耗費多少時間,懂得以悠然自得的心情享受它。

相反的,外向型的人多數在有某種必要的情況之下,或者在友輩的慫恿之下,方才培養所謂的興趣。就算他們自發地從事某種興趣,但興趣的範圍往往較大,常常交換,以致到頭來,什麼興趣也“抓”不到一個。

見異思遷乃是外向型的特征,不管是多麼喜歡的事情,極少能夠使他們維持一生而不變。對於什麼事情,他們都能夠做得叫人稱心滿意,但遺憾的是——易熱也易冷,到頭來,什麼也不會堅持下來,這是因為他們想要的東西太多的緣故。

7.熱衷登山

當你問一個將要度假的人,希望從事何種消遣時,如果他以登山回答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判斷他為內向型的人。

所謂的登山者也有好多種,像帶著一些夥伴,驅車到小山丘,哼著歌兒爬一小段山路的人,幾乎都是外向型的人。

自詡為“山之子”的山嶽愛好者,經常組隊向岩壁挑戰,以攀登、征服人煙罕見、人力難及的險峻高峰為目標。他們對大自然的態度也不同於外向型的人,對於大自然的險峻、嚴酷以及美麗,他們又愛又恐懼,雖然敢於對它挑戰,但是,始終不把它當成享樂的休閑對象,他們一向以真摯的態度對待那些山嶽。

一般說來,內向型的人比較能夠適應大自然嚴酷的環境,探險家不用說,就是登山者也幾乎都是內向型的人,他們並不懼怕嚴冬時期的露營。

至於外向型的人呢,固然喜歡假日時住在山野中的大飯店,但是偶爾住了一次標高1000米以上的山中小屋以後,下次他再也不敢領教了,他認為搭乘直升機從上往向下看更叫人開懷。

真正名副其實的“山之子”,不僅抗拒不了山峰險峻的誘惑,他們也熱愛著高山植物、蟲鳥、溪流聲、冰河等等山峰擁有的自然景觀。當他背著沉重的旅行袋,當被問及:“你到底要爬幾次才過癮”時,他隻會回答:“因為那兒有我喜歡的一座山呀……”這一類人幾乎毫無例外地,都屬於對自己也相當苛求的內向型人。

外向型的人說:“我也喜歡山嶽”,這時你不妨認為——充其量,他隻喜歡到那種能夠吃野餐的小山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