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識陌生人的方法
相傳袁世凱有個特殊的本領,無論何人,隻要他見過一次麵,當第二次相見時即能說出對方的姓名。某學者與他曾有一麵之緣,某次因事到“總統府”拜訪袁世凱,袁世凱出來便直奔某學者,握手稱某先生。當時座中候見的客人很多,但是袁世凱特別器重這位學者,破例親自來請他入室相見。對於袁世凱能認得二次見麵的客人,大家認為奇跡,當然這是袁世凱的記憶力辨認行為異於常人,究竟有何特別方法,就不得而知了。
若能夠記牢對方的姓名,最容易讓對方產生良好印象,這種本領,在交際場中,大有用處。大家對你十分熟悉,你偏叫不出他的姓名,雖然可以用含糊的方法敷衍過去,但心裏終究覺得不安,有時因為地位的關係,你應該先招呼他,而他卻不便先招呼你,你如記不起他的姓名,不去招呼他,他會誤認你是自大傲慢、目中無人,這就不妙了。所以你要在交際場中占到優勢,熟記對方的姓名,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功夫。
有的老師所以能夠在初見麵就叫出對方的姓名,其實並沒有什麼神秘方法。他是預先做一種別人不肯做的功課,就是把學生的照片反複辨認,把許多相片,作為一本有趣味的新書讀,連續幾天,把所有的照片都全部讀熟,每個人的麵貌,都印入他的腦子裏,與普通熟人,一般無二,所以一見如故,不待問明姓名便可很自然地叫出對方姓名,使他人不由得大吃一驚。但是普通人通常不肯下這種煩瑣而乏味的功夫。你要熟記陌生人的姓名,從照片上認識相貌,同時與姓名一齊熟記,是容易辦到的事,比方有一張團體照片,你有意熟記照片上的人,相信每天隻要花十分鍾功夫,不到三五天就可以完全認識。國家的大小首領,世界有名的人物,凡是看見過幾次他的照片的,誰都能指出這是某人,那是某人,這樣一看,熟記陌生人的姓名,不是很平常的事嗎?
如果你所遇見的人,沒有照片,那麼預讀照片的辦法便無法應用了。這時你不妨用見麵的機會,細細辨認一下,他的身體有什麼特征,比方身材特別高,是個彪形大漢,這是特征;身體細長,像個電線杆,也是特征;雙目明亮,或細如鼠目,也是特征;口特別大,鼻子特別高,也是特征;頭上禿頂,也是特征;走起路來,一拐一拐,還是特征;雙耳招風的,同樣是特征。人都有特征,有的人其特征還不止一種,你把他的特征,作為新奇事物看,同時與他的姓名連在一起,在短促時間內一再反複辨認,就自然會記得很熟了。
不過還有一點必須注意,在做辨認功夫時,態度必須自然,不要顯出正在辨認的神情,使對方察覺。這當然也要有相當的小聰明,雙目盯牢,端詳不已,有失體統。尤其是對於女性,這種動作就足以使對方麵泛紅暈,局促不安了。
2.握手看人心
握手,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交往一種較為普遍的禮節。隻是一握,但這其中卻也有很大的學問。有專家研究表明,握手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很多信息。通過握手的方式也可以觀察出一個的性格特征。
握手時的力量很大,甚至讓對方有疼痛的感覺,這種人多是逞強而又自負的。但這種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說明了握手者的內心比較真誠和煽情。同時,他們的性格也是坦率而又堅強的。
握手時顯得不甚積極主動,手臂呈彎曲狀態,並往自身貼近,這種人多是小心謹慎,封閉保守的。
握手時隻是輕輕的一接觸,握得不緊也沒有力量,這種人多屬於內向型人,他們時常悲觀,情緒低落。
握手時顯得遲疑,多是在對方伸出手以後,自己猶豫一會兒,才慢慢地把手遞過去。排除掉一些特殊的情況以外,在握手時有這種表現的人,性格多內向,且缺少判斷力,不夠果斷。
不把握手當成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而把它看成是例行的公事,這表明此種人做事草率,缺乏足夠的誠意,並不值得深交。
一個人握著另外一個人的手,握了很長的時間還沒有收回,這是一種測驗支配力的方法。如果其中一個人先把手抽出、收回,說明他沒有另外一個人有耐力。相反,另外一個人若先抽出、收回手,則說明他的耐心不夠。總之,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勝算的把握就大一些。
雖然在與人接觸時,把對方的手握得很緊,但隻握一下就馬上拿開了。這樣的人在與人交往中多能夠很好地處理各種關係,與每個人都好像很友善,可以做到遊刃有餘。但這可能隻是一種外表的假象,其實在內心裏他們是非常多疑的,他們不會輕易地相信任何一個人,即使別人是非常真誠和友好的,他們也會加倍地提防、小心。
在握手時,非常緊張,掌心有些潮濕的人,在外表上,他們的表現冷淡、漠然,非常平靜,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非常的不平靜。隻是他們懂得用各種方法,比如說語言、姿勢等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避免暴露一些缺點和弱點。他們看起來是一副非常堅強的樣子,所以在他人眼裏,他們就是一個強人。在比較危難的時候,人們可能會把他們當成是一顆救星,但實際上,他們也非常慌亂,甚至比他人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