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土地上,經過千年曆史的演變,現今被瓜分為三個國家:大元國、海倫國和紫金國。其中大元國為麵積最大、立國時間最久、生態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海倫國和紫金國經過近幾代君主的精心治理,國力漸漸強盛,為了能變得更加強大,他們兩國都把目光放在了地大物博的大元國上,試圖能在大元國這片肥沃的國土上分取一杯羹。
十多年來,海倫國和紫金國分別多次對大元國發動戰爭,最終都是戰敗而歸。大元國能屢戰屢勝,主要歸功於國內有位赫赫有名的神將大人葉肖鋒,葉家從祖輩開始便是大元國的將軍,為大元國的興國安邦做出了不少貢獻。連年的戰敗使海倫國和紫金國的兩位君主收起了野心,不敢再貿然覬覦大元國。
雖然近幾年天下太平,葉肖鋒卻不敢有絲毫鬆懈。據傳來的情報稱,這兩年海倫國和紫金國都在大量的吸納和培養武技人員,一旦認定為武技師,便可獲得豐厚的財力補貼和極高的社會地位。
所謂武技師,即武技被測定等級後即成為武技師。武技師等級共分為:武士、大武士、武師、大武師、武道師、武宗師、武魔師、武魂師、武聖和武神。1—10級武技人員為武士,11—20級武技人員為大武士,21-30級為武師,31-40級為大武師,41-50級為武道師,51-60級為武宗師,61-70級為武魔師,71-80級為武魂師,81-90級為武聖,91級-100級即修煉成武神。
為提高綜合國力,武技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地位和認可性,由於各國的政策原因,武技師流動性較強,武技的評定在中州大陸上得到了認可和統一。
大元國百姓眾多,武技修煉之才自然比另外兩國要多出數倍。
葉肖鋒多次向皇帝東方拓諫言,為確保大元國的國力提升,國家應重視武技人才的培養,結果都被東方拓否決了,東方拓認為目前大元國戰鬥力絕非海倫國、紫金國可以相提並論,區區兩個小國實在不足為懼,培養武技人才國資耗費巨大,暫時還沒投入的必要。
朝廷上一些趨炎附勢的臣子也一同附和著:“神將大人多慮了。”
由於大元國的武技師在本國得不到重視,就出現了大批量的武技師到海倫國或紫金國謀生的現象,在那裏,他們能獲得跟武技等級匹配的收入,作為生活的來源。
在三國和平相處一段時間後,海倫國又開始蠢蠢欲動,對大元國突然發起了攻擊。大元國邊境一向有重軍防守,但這次海倫國出擊猛烈,邊境失守在即。東方拓立馬下令,由神將大人親自率領上萬名精兵勇士趕赴戰場,將海倫國擊敗。
出戰前,東方拓和葉肖鋒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談,為了讓剛剛成年的太子東方業多些戰場曆練,將來好繼任皇位,這次的戰役由葉肖鋒帶太子一同前往。
太子東方業是東方拓和皇後的第二個兒子,從小天賦過人,深得東方拓厚愛,十歲那年就被確立為太子,現在已經開始幫助東方拓打理朝政之事。東方拓如此放心的將下一任繼承人安排到前線戰場上,是因為他對葉肖鋒太有信心了,元國神將,無可匹敵,太子此番前去戰場,戰勝之後,就將此功記在太子的功績上,好讓他能更多的在皇族和群臣中建立威信。為了能全方位的培養東方業,東方拓實在是用心良苦。
葉肖鋒深知戰場危險,但是皇命不可違。他精心挑選百餘名武技高手輪流守衛在太子身邊,唯恐有半點閃失。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和負責守衛太子的將士在到達戰場前已經做好演練,萬一情況有變,馬上安排太子離開,撤離的路經是一條很少有人知道的小徑,這個方案隻有守衛將領和東方業本人知道。
此次戰役與葉肖鋒事先擔憂的一樣,海倫國的戰士不到大元國人數的1/3,卻以武技師居多,全部被安排在戰隊中充當前鋒,普通戰士與武技戰士交鋒,猶如以卵擊石,葉肖鋒率領的戰隊經過三天三夜的浴血奮戰,最終還是節節敗退,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