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1 / 2)

大齊隆慶十五年,皇後趙氏巫蠱案發。隆慶帝廢後,賜死。後族趙氏被族誅。

大齊隆慶十六年,有人揭發廢後趙氏巫蠱案,其實是廢後所出的太子範世言在後主導。

隆慶帝聞之大怒,意圖賜死太子。

鎮國公簡士弘在朝堂之上為太子據理力爭,言指隆慶帝隻有此二子存世,皇室血脈單薄,不可妄殺。又於朝堂之上撞堂柱血諫隆慶帝,身死朝堂。群臣嘩然。

隆慶帝迫於朝臣的壓力,將時年十九歲的太子範世言廢為庶民,貶至西南蠻荒之地。

大齊隆慶十七年,隆慶帝立寵妃龐貴妃所出的第二子,年方十二歲的範世昌為太子。

是年,隆慶帝駕崩,範世昌繼位,是為嘉祥帝。嘉祥帝奉龐貴妃為太後,事事仰仗龐氏母族,皇室範氏宗族倒退了一射之地。

嘉祥帝登位時尚未及冠,朝政便由龐太後和龐國舅把持。範氏宗室人丁單薄,未能與之相抗。朝臣不忿,遂生異心者眾。

世襲寧遠侯、建義將軍楚伯讚是時鎮守西南。眼見朝政越發昏庸,楚伯讚就頂住了龐太後讓他暗地裏滅殺廢太子的旨意,對貶至西南的廢太子範世言青眼有加。

大齊嘉祥元年,廢太子範世言感寧遠侯楚伯讚之高義,與廢太子妃周氏合離,另娶楚伯讚嫡長女——年方十六的楚華丹為嫡妻。

楚華丹千裏迢迢,從京師來到西南邊陲之地,嫁與貶為庶民的廢太子範世言為妻。

嘉祥帝繼位之後,龐太後開始秋後算帳。當日她扳倒皇後,隆慶帝本答應不僅要立她的兒子範世昌為太子,而且要立她為皇後。

誰知鎮國公簡士弘當堂撞柱血諫隆慶帝,引發群臣憤慨。——就是皇帝也不能太過隨心所欲。

於是立後未能成行,隻是立了二皇子範世昌為太子。

嘉祥帝範世昌以非嫡之身繼位,引得重嫡輕庶的世家紛紛側目。

龐太後因而對鎮國公簡士弘恨之入骨。她一朝掌權,第一道詔令,便是將鎮國公府奪爵毀券,又將鎮國公府所有人等打入大牢,意圖滅簡氏一族。

翰林賀思平乃鎮國公簡士弘生平摯友。

眼見龐太後變本加厲、倒行逆施,賀思平便發起翰林院、太學院以及整個大齊朝的的書生學子上書嘉祥帝,為鎮國公府鳴不平。

翰林賀思平乃是隆慶朝的狀元,才名遍天下。他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龐太後公報私仇的舉動從此曝於光天化日之下,大齊朝諸多兔死狐悲、唇亡齒寒的文官武將也紛紛響應。

此時嘉祥帝立位未穩,龐國舅擔心激起民變,便勸說龐太後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要因小失大。

龐太後見犯了眾怒,連自己的親哥哥也不讚成自己族誅簡氏一族,隻好退而求其次,將簡氏一族廢為庶民,貶至簡家祖籍東南萬州。太後懿旨:簡家子孫,世世代代,不得科舉入仕。

大齊嘉祥二年,寧遠侯楚伯讚的嫡長子,年方十八的世子楚華謹,在京師悄然迎娶了兩朝首輔裴立省的嫡長女,剛剛及笄的裴舒凡為原配嫡妻。楚伯讚其時鎮守西南,根據大齊律例,他的家人都要留在京師寧遠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