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夢見家庭變故:積極麵對泥沙俱下的生活(1)(3 / 3)

生了女兒,做媽媽的可能會產生失落感。生了兒子,做父親的也有可能會產生失落感。在“搖籃網”上,一位媽媽發帖子說,兒子剛生下不久,兒子一哭,她自然而然地想去哄他,但她丈夫一看到這種情形就會大發雷霆,阻止她不讓她這樣做。

在給她的回帖中,另一些媽媽說,她丈夫很可能是在吃兒子的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在兒子沒有出生前,丈夫把自己當作小孩子,而把妻子當作媽媽來愛。但現在,真正的兒子出現了,他這個“假小孩”就失去了原來的心理地位,於是吃起醋來。

作為正常人,一旦對兒女產生醋意,並隱隱希望他們出意外,我們就會感到非常惶恐,我們的道德感會咒罵、斥責我們:你怎麼可以這樣想!這種道德感還會要求我們:你一定要做一個完美的媽媽!

但完美的愛不存在。作為凡人,我們對親人的愛,都有自私的成分在,都有一些瑕疵。承認這個真相,我們才能做得更好。

這是改善夫妻關係的契機

真相永遠是最重要的,如果故意壓下一些真相,而強迫自己做完美父母,那麼常會事與願違。譬如,假若第一種情形成立,是家人對這位年輕媽媽生了女兒而不滿,那麼這位媽媽就應該鼓足勇氣直麵這個真相,並學習如何保護女兒,或爭取讓他們接受女兒。

假若第二種情形成立,是家人有意無意地將她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女兒一出生就將大部分關愛轉移到女兒身上了,那麼,她可以明確地對家人表達不滿,或者起碼知道是家人對不起她。如果她能做到這一點,她就不會遷怒於女兒。

假若第三種情形成立,是她在以前的夫妻關係中一直扮演小女孩的角色,女兒出生後丈夫把愛轉移到了真正的小女孩身上,那麼她可以重新學習做真正的妻子和真正的媽媽的角色,她還可以引導丈夫,把他們的夫妻關係推向成熟。

這些都是重新認識親密關係的契機,如果刻意地壓抑自己對女兒的一些敵意,強迫自己做完美媽媽,那麼她就會失去這些機會。

並且,單純的壓抑是沒有效果的,敵意一般會越壓抑越深,並在最後很可能以極端的形式表達出來,經常有報道說,得了產後抑鬱症的媽媽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女,很可能就是類似的原因。

就算走不到這種極端的地步,媽媽也可能會發現,無論她怎麼努力,總是看女兒有些不順眼。而女兒長大後也會發現,媽媽雖然在物質照顧方麵做得很好,而且也很樂於對她表達關愛,但她總覺得媽媽的關愛讓她不舒服,這是因為,這些愛中摻雜著敵意。

無論以上哪種情形成立,我必須強調一點,我一點都沒有譴責這位媽媽的意思,因為在多數情況下,打了折扣的母愛仍然是偉大的。

媽媽變成了一條蛇

夢者

壯壯,男,5歲。

夢境

媽媽變成了一條五彩斑斕的蛇,還帶著一群小蛇,拚命追我。

分析

或許,我現在已經有了一種職業病:總能從看似美好的事物中發現問題,並且還是不小的問題。

最近一次領略我這種職業病的是好友王女士。

前不久,我和她聊天,她屢屢講起她的兒子,5歲的壯壯。顯然,她有點自戀地以為,她應該是一個好媽媽,因為她不僅願意聆聽兒子的心聲,還非常了解兒子。

譬如,每當小家夥生悶氣的時候,她總是很快就能猜到他生氣的原因。

為了說明這一點,她給我講了一個小故事。

一天早上,她起床後去兒子的小床邊,像往常一樣想和兒子親昵,但卻發現小家夥很勉強,臉上的神情也透露著“我不想理你”的信號。

注意到兒子這種神情後,她問小家夥,發生什麼了,讓你不願意理媽媽?

一般而言,年齡幼小的孩子是不大願意用語言溝通的,壯壯也不例外,他隻是用臉色和身體姿勢來表達不滿。

既然小家夥不願意說話,王女士隻好猜了。

她回憶說,當時好像是心有靈犀一樣,她突然間心念一動,想到了一個很可能的原因,於是問壯壯:“你是不是做噩夢了?”

果真,這個猜中了小家夥的心事,壯壯用力地點了點頭,用很大的聲音說:“媽媽變成了一條蛇!”

原來,壯壯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是一條蛇,而且是一條五彩斑斕的、非常粗大的蛇,後麵還帶著很多小蛇,在追壯壯。壯壯很怕,怎麼跑都甩不掉它們,最後在驚慌失措中醒了過來。

王女士說,一次就猜中兒子心事在她的生活中並不罕見,記憶中,她要猜中兒子的心事似乎從來不需要超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