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覺醒的夢:成長就是與自己的內心和解(2)(3 / 3)

我解釋說,每個人都不是鐵板一塊的。章子怡身上有許多因素,相貌、成就、性格和風格等。同樣的,R也不是鐵板一塊,她身上一樣會有矛盾的地方。簡單而言就是,她的一部分外顯的“我”明確地不喜歡章子怡的某些因素,但她的另一部分的隱蔽的“我”會特別欣賞或羨慕章子怡的另一些因素。

聽了我這一番解釋,R承認有道理。

其實,在對我講這個夢之前,她的一段話已清晰地揭示了她這個夢的含義。

她說,有兩三年時間,她的內心衝突非常強烈。一方麵,她是一個沒野心的人,從不去爭取什麼,更不會去搶。通過心計搶來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戲份,這樣的事她從來不幹。但另一方麵,她又特別想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就可以大膽地去追求,為它奮鬥。”

隻是,這樣的“奮鬥”意味著我行我素,挑戰甚至違背一些大家普遍認可的規則。然而,R恰恰是一個特別守規矩的人,她的意識不允許她這麼做。

簡而言之,R有這樣一個內心的衝突:意識上要求自己守規矩,但潛意識上又特別希望成為一個有目標就去大膽追求的人,也就是章子怡這樣的人。

這種潛意識,她平時自己盡管會意識到一些,但一覺察就會刻意否認,將它壓抑到潛意識中去,而夢是潛意識的展現,她與章子怡親密無間的夢,清晰地告訴她,成為章子怡這樣的人,是她的渴望。

不過,真實的章子怡,R即便在夢中也不能接受,她必須做點工作才行,那就是化妝。把章子怡的一些瑕疵——自然不是相貌上的——修飾掉,那就是完美的章子怡了,也是她所渴望達到的完美境界了——不僅受萬人矚目,同時也無可指摘。

R的夢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夢的發動者宛如一個導演,一會兒玩全景,一會兒玩長鏡頭,一會兒玩俯拍……總之,它要用一切手段來切割、剪輯並組織畫麵,讓畫麵按照導演的意思展現出來。

這也反映了R的人生態度,即試圖用各種手法,剪輯掉自己人生中一些不怎麼完美的畫麵,盡可能隻留下自己完美的一麵。

不過,她這樣做,主要不是展現給別人,而是展現給自己,她對自己,有不少偏苛刻的要求。

這樣自然很累,R深知這一點。她說,做這樣的夢,似乎比白天的生活還要累。

房子裏很亂

夢者

Lily,女,38歲。

夢境

我的家裏在裝修,很亂,我的心裏有些煩。

分析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夢,不過,它有一個很棒的引子。

Lily是我在廣州蓮花山上催眠課時的同學,她做這個夢的前一天上午,給我們上課的世界頂級催眠大師斯蒂芬·吉利根老師講了一個故事。

法國一個男孩,8歲的時候和同學在教室裏打鬧,不經意摔了一跤,兩隻眼睛碰到尖銳物,雙雙失明。

對於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何等殘酷的意外。然而,這個男孩卻很快就接受了這一事實。當醫生說,你會終生失明時,他反而有一種奇特的感覺,自己好像正處在一個光明的世界裏。這個世界充滿能量,當他調整自己的頻道“聽”到這能量時,一個光明的世界就在他麵前展開了,他似乎還可以聽到別人的內心世界。

這個男孩成長為一個青年時,趕上了納粹德國侵占法國。他和另外3個青年參與創辦了一個反納粹組織,成員最多時有15000餘人。他的一個重要工作是麵試想加入的成員,以防止間諜的闖入。

麵試時,他隻是坐在那裏,去“聽”那能量,以此來判斷對方是否合適。

一直以來,他總是對的,隻有一次錯了。那次,時間很緊張,而對方又是他們中的一個人的好朋友。他開始使用頭腦來做判斷,對自己說,這個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他感覺到,能量場中有一塊很黑的地方。盡管如此,他還是想,這個人就算有點問題,總歸還是可以信任的。最終,他同意吸收這個人進入他們的組織。

很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個人果真是間諜,他出賣了整個組織,大部分人被抓並被送進集中營,不少人死在集中營裏,但這個負責麵試的青年生還了。

二戰後,這個青年成為一名作家,在一所大學教授文學,並寫了自傳。在自傳中,他一再強調,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光明,而我們的欲念和思維把我們卡住,讓我們遠離了這內在的光明。也許因為失明的原因,他比普通人更容易碰觸到這內在的光明,但有的時候,光明會黯淡下來,甚至幾乎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