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科學與文學,這兩個看似大相徑庭的學科領域,其實就像兩個孿生的兄妹一樣,明顯的展現給你的是性別的差異,但其深處的卻是他們都有著隱秘而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您先別著急我這結論是如何得出的,我們先來體會一下美國好萊塢那些個大片,像《時光隧道》《逃離克隆島》……看著那些神奇的畫麵,讀者很容易進入那離奇的情節中,為主人翁的命運擔憂,為好人戰勝壞人而興奮……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你也許會慨歎這影片拍的真好!但不知您是否想過這麼激動人心的影視作品創作的源泉來自哪裏?那我來告訴你——是科學!比如《時光隧道》的係列影視作品就是來自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時光理論,是科學家的思想啟發了文學家的創作思想,人們在觀賞書籍影視作品的同時,不自覺地也學習了很多的科學知識,這就是科學帶動了文學的發展。還有,《西遊記》在我們中國,那是家喻戶曉的,老叟頑童都有所知,這本名著的內容與思想以及吳承恩這個偉大的作家,也是我最最佩服的,在《西遊記》裏,也就是在200多年前,吳承恩就向我們闡明了當今的科學發展,不信嗎?讓我們回憶一下,您說,那孫悟空拔根毫毛一吹就變成了一個孫悟空,拔一把毫毛就蹦出了一大把孫悟空——這不就是我們現代的克隆技術嗎?!那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就十萬八千裏,您想想,我們現代的航空器飛機,從中國到地球另一半的美國不也就12個小時的飛機旅程嗎?我們現代人,人人都是孫悟空,你可以隨時乘飛機去實現吳承恩當年十萬八千裏的夢想!還有,美國的一位科幻小說作家夢想宇宙飛船,在他的作品裏提到的飛船發射地距離現在美國的佛羅裏達的航天中心不足一千公裏,而這是他在一百多年前就未卜先知的哦!

這就是科學帶動文學的發展,而有時文學家的天賦與幻想為科學的發展也提供了一個潛在的探索方向,隻不過這兩個孿生的兄妹在各自的軌道上有時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時而你前時而他後,你追我趕地向前發展而已。

在本科普作品《魔肽帝國》裏,生物活性肽的科學知識結合了文學作品展現形式的多樣化,同時賦與文學藝術的幻想與描繪,讓廣大的青少年以及科普愛好者能夠在享受作品帶來的驚奇、激動與欣賞的同時,不知不覺地了解、深知生物活性肽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潛移默化地在生活中去用好他們,來,朋友們,為了我們的健康長壽,讓我們一起去到魔肽帝國去遨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