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降麟兒(1 / 2)

雨嘩嘩的不停往下落,天空時不時的傳來陣陣雷鳴聲,烏蒙蒙的天空一道道閃電不斷的亂竄,這樣的天氣不知道是預示福還是禍.此時崇政殿的龍椅上端坐著一位身著黃袍的年青人,本來這個年齡的年青人應該活得自由自在,四處逍遙的.但是在這個年青人的臉上隻能找到一臉的滄桑感,他的一舉一動就牽動著整個大宋朝的命運,他就是宋哲宗趙煦(公元1077—1100年在位)大宋朝的皇帝.

此時,身在龍椅上的他用那銳利的雙眼俯視著群臣,一臉的陰沉。年青的皇帝看著下首的大臣,心中簡直快無法忍受這些人了,自從自己登基以來大宋的黨爭呈現出逾演逾烈的局麵,到底朕應該怎麼做才能富國強兵呢?到底哪個大臣說的是對的,哪個大臣是錯的,還有哪個大臣在敷衍朕.年青的皇帝內心升起一股無力感。正在他準備退朝時,翰林學士蔡京出班奏報道“起奏陛下,吾大宋官兵在邊關大破西夏黨項賊寇,斬獲敵軍眾多,此乃皇上洪福齊天,祖宗恩蔭我天朝。皇上實行新法必定得上天庇佑,福澤蒼生。”本來亂轟轟的朝堂因為蔡京所奏之事,突然怪異的肅靜了下來。

趙煦對蔡京暗暗點頭,果然是深曉朕意;看著大殿上瞬間沉靜的眾多臣子,趙煦不禁心裏麵默默的想到“多少年了,現在終於可以實現朕心中的夢想了.這麼多年忍辱負重,終於等到數年前老妖怪升天了,讓我能把她的黨羽和那些老頑固統統踢的遠遠的.在過個幾年變法成效在好些,朕就推行新法,我要讓父皇的變法誌向進行下去,我就不相信新法會執行不下去”。

短暫的寂靜後,舊派的代表又跳出來辯駁使得朝堂上又恢複了喧鬧的爭吵辯駁聲。當看著底下的臣子的爭執越來越不象話時,皇帝重重的咳嗽了一聲,以示肅靜,大殿頓時一片寂靜。

“朕自登基以來常想變法以求強我大宋,富我百姓,奈何太後以及元祐舊黨百般阻撓,致使朕一片苦心付諸東流,朕心甚痛啊。不過自數年前元祐舊黨均遭禎貶斥,方今正是實行新法之大好時機。望諸卿與朕同治天下黎民,使其國富民強”皇帝神情誠懇的說道。

“陛下乃堯舜之君,體恤萬民,乃我大宋之名君也。上蒼恩賜陛下與我大宋乃是我大宋之幸甚、百姓幸甚也。臣等必助陛下成千秋偉業,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北門承旨兼任翰林學士蔡京滿麵肅穆的對皇帝說道。

“臣等必助陛下完成偉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百官連忙伏首稱頌皇帝。

“哈哈,眾位愛卿平身,朕絕不辜負眾位愛卿之厚望,必定完成此利國利民之偉業”皇帝高興非常的對眾多大臣說道。

“謝陛下隆恩”各位大臣隨即各自站回自己的位子。

看著群臣恭敬的摸樣,皇帝想起了自己以前是如何忍受自“元祐更化”以來受到高太後和元祐舊臣的輕視。自己現在終於可以想做自己做的事情了,哼,你們這麼些老古董要不是祖宗有成法的話,我早就把你們全殺了,讓你們敢擋朕的路。邊想皇帝嘴角不經意的露出一絲怪笑。別人可能沒注意這細微的變化,可是以察言觀色著稱的蔡京發現了,他在心裏暗暗的冷笑隻要按照皇上的意思辦就什麼都不要緊。皇上現在正是準備大刀闊斧得要進行新法,隻要跟著皇上就行了,到時下麵的好處也少不了。當下他也不言語,就等著皇帝說話了。

趙煦滿意的注視群臣準備把自己思索了許久的新法主要措施告訴在場的群臣,並想想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可以補充。

正在皇帝準備說話的時候,突然從後殿跑出來一個太監。見到皇帝跪拜後興奮的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後娘娘為皇上旦下了龍子.”說完後一跪到底。

“什麼,你所言為何。朕未聽清楚你在說一遍,朕有子嗣了!”趙煦激動的半站起來沉聲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後娘娘為皇上旦下了龍子,皇上沒聽錯,皇後娘娘現在和小皇子還在寢宮休息呢”小太監討好的媚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