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同樣的學曆、同樣高的智商、同樣的外部環境下,為什麼有的人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並且成為了一個受人尊敬的人,而有的人卻一事無成呢,究其原因,是品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個性能助你開啟成功之門,但隻有品格才能讓你持續成功。縱觀曆史,那些成功且受人尊重的人,莫不是品格高尚之人。
東漢時期,有一年臨近除夕,光武帝賜給群臣每人一隻外番進貢的活羊。
可是在具體分配時,負責這件事情的官員犯了愁,因為這批羊有大有小,肥瘦不均。一些大臣當然不願意得到小的,瘦的,為了分得公平,他們紛紛獻策:有人主張把羊隻通通殺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有人主張抓鬮分羊……一時間,朝堂上人聲鼎沸,大臣們都認為自己的注意最好,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時,任太學博士的甄宇說話了:“爭什麼呢?分隻羊有這麼費勁嗎?我看大家隨便牽一隻羊走算了。”說完,他率先牽最小的一隻羊回家了。
甄宇的做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眾大臣紛紛效仿,羊很快就分完了,眾人皆大歡喜。
這件事情傳到皇帝耳中,甄宇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譽,朝野稱頌,不久,在大臣們的推舉下,甄宇被皇帝任命為太學博士院院長。
甄宇牽走了小羊,卻被眾人稱譽、皇上器重,可見,品質好的人比品質惡劣的人更容易贏得聲譽和尊重。
2010年3月14日,溫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回答一位記者問及本次“兩會”格外關注的“民生”問題時,總理說,“正確的經濟學同高尚的倫理學不可分離,中國的現代化絕不僅僅指經濟的發達,它還應該包括社會公平、正義和道德的力量。”
可見,無論社會如何發達,無論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多麼大的提高,品德的力量仍然是可以改變一切的,也會給我們帶來一切。生活中,隻有那些品質出眾的人才能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才能獲得人們的尊重。
《成功者的品格與修養》一書緊緊圍繞著“品格”這個話題,從品格是成功的決定性力量、無所不在的品格魅力、風度是心靈的鏡子、修煉高尚的人格、與優秀者為伍、工作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等七個方麵,詳細闡述了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性。
我們強調重視人格,並非忽視否定才華和知識,而是就我們所有人而言,正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你的才能很普通時,如果你能有出眾的品格,完美的品行,也一定能成就非凡的人生。當你有高貴的品格和傑出的才華作為靠山時,相信你也就離偉人不遠了!所以,如何修煉品性,如何完善自己的品格,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當你品行愈完美時,你也就離成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