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王爺府的淒涼(下)(1 / 2)

“是公主仰慕王爺的風姿,執意要嫁呀!”講到這裏,陳子言表現得十分開心。整個故事裏,他最喜歡的人物就是這個跟眼前這小姨子有幾分相似的公主了。“公主可是個單純可愛,又聰慧善良的人。她仰慕王爺屢立軍功的事跡,對王爺又一見傾心。剛嫁入王府的時候,王爺是並不理會她的,甚至連新婚之夜都不進她的房間。”

文希聽到這裏,專心起來。

“可公主並不生氣,始終安分地守護著他,即使因為是民間公主的身份和王爺的不寵愛,常被福晉妹妹欺傉,她也從不吭聲。後來王爺出征,害怕分離的公主扮成士兵跟隨在他左右。在王爺重傷時,她挺身而出。不僅穩住了大局,還細心照料王爺傷愈。就這樣患難見真情吧!王爺和她開始一形影不離。”

“男人大概都這樣吧!分明是喜新厭舊,肯定是後人為他們蒙上的傳奇色彩。”文希始終覺得王爺沒有跟福晉從一而終遺憾。可對於公主的熱情和主動,她也有幾分佩服。

“公主很快就懷孕了。原本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可卻成了公主的悲劇。”

“一猜就知道會有女人間的鬥爭了。”文希總是會時不時不安分地插嘴。

“福晉是個善良,但沒什麼主見的人,對於公主的身孕,她是很喜歡的,她認為能替她為王爺延續香火也是功德圓滿的事。可同樣的是女人,她也不能忍受她和王爺的恩愛,所以內心有個角落還是怨恨的。在妹妹的唆使下,她漸漸地變得不平衡。”

“這妹妹怎麼這般討厭,自己也不生,還不讓別人跟王爺生?”文希不自覺地開始傾向公主。

“因為她也是可悲的。”陳子走到荷塘邊上的亭子。可能是太久之前就聽到這個故事吧!對裏麵的人物總或多或不地有些揣摩。“她沒有正福晉的名分,又沒有王爺的寵愛,加上不生,她哪能安分呢。”

文希也跟著走到小亭。腦子突然閃過一些畫麵:有孕在身,彈琴的公主,舞劍的王爺,他們相視幸福的微笑,以及不遠處偷看的姐倆,一個是悲傷,一個是嫉妒……

“公主的孩子最終因為意外沒能保住。”

“哪裏是意外,一定是被他們姐妹害死的。”文希憤憤不平。

“公主很悲傷,但王爺對她百般嗬護。當王爺發現公主流產是福晉妹妹所為的真相後,執意要趕走她,還要廢嫡福晉的名分。在公主的求情下,僅僅隻是趕走了福晉的妹妹。可就是這樣,也種下了禍根。”跟著故事的發展,陳子言的表情又凝重起來。“她後來唆使自己的父親與王爺為敵,甚至製造謠言,說功高蓋主。直到王爺成了階下囚。”

“怎麼這樣?一點夫妻情分也不留。”文希又自言自語地說:“也是,王爺趕走她,也沒留夫妻情分。那個年代,被夫家趕出門,是多糗的事。”

“王爺最終被滿門抄斬。福晉因為是富察將軍的女兒,所以後被赦免。公主也因為身份特赦,但她執意要與王爺同生共死,在王爺麵前自盡。最後福晉被他們感動,也為自己認同妹妹的過錯後悔,不願苟活,與王爺共赴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