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不把命運付他人,開辟自己一片天(2 / 3)

使自己開心麵對困難的方法有很多,關鍵看你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麵對,從客觀角度來看,我們腦中的絕大多數困難,在現實生活中從未發生過,是因為人們以積極的態度將麻煩化解了。

有位老者曾說過這樣一句睿智的話:“我老了,麻煩事有一大堆,但是這些事大半沒有發生過,因為我活得很開心,心態很端正。”工作中當你遇到困難時不要躲避。換種思考方式,慶幸自己擁有一份艱難的工作,因為你有一半的薪水是來自它的難度。正是因為這些難度才可以使你脫穎而出,讓老板賞識你。若不是這些出錯的事、難纏的人,以及每天工作時的不悅與問題,老板可能早已用半薪另聘他人。而如果你可以解決困難、化解矛盾也是對自己能力的印證,因為那證實了你是聰穎、智慧、有創意、有耐性、有謀略及勇氣的女人,你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

女人幸福必備錦囊

魄力可以使女人由無名走向成功;磨難可以使女人由軟弱變得堅強;態度可以決定女人對每次機遇的把握。女人要拿出自己的魄力與男人一較高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與男人一同平分秋色;女人要對磨難說“不”從容地接受挑戰;女人要為自己選擇積極的態度,視困難為機遇,視挫折為挑戰,勇敢地抬起高貴的頭,去迎接更大的挑戰。

5.堅守立場,不受外物誘惑

現實生活中,許多女人都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所擾,如:金錢、地位、名車、洋房等等,並為了追求這些而迷失自己,把自己投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大凡有智慧的女人在麵對這一切時,總可以堅守自己的立場,對於那些“身外之物”可以用正確的態度去麵對。

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給予了人們太多的誘惑,追名逐利、喜新厭舊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在對金錢、權力、地位、名望、汽車、洋房的過多關注中,在物欲的橫流中沉浮,大多數人們開始暈眩,開始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特別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女人們。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世界上最難認識的就是你自己,哲學的任務就應該是幫助人們“認識你自己”。事實正是如此,做人要從認識自己開始做起,隻有認識了自己,知道應該把自己放在人生軌道的什麼位置,才能為自己設立原則,並且在堅守自己原則的情況下,走完人生旅途。

現實生活中,麵對眾多的誘惑,人們往往迷失自我,把自己的原則拋到九霄雲外,忘記了遇事要“三思而後行”的準則。雖然偶爾可能會想起,也不過是亡羊補牢,已經迷失了自己,再想起原則來,不是純屬多此一舉嗎?這樣說有可能太過於武斷,當然也不能排除及時悔悟的一些人。不過,最想告訴女人們的是: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原則,盡量不使自己迷失後再去覺悟,那時恐怕已經有些遲了。

在人生這個大舞台上,正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曹雪芹在《紅樓夢》裏的話很有道理,“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努力工作還是不斷求識,不都是為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更高的權力與地位做準備嗎?不都是在追求金錢、權力、地位等這些“身外之物”嗎?如果人生不去追求這些還會有意義嗎?

“身外之物”固然是人們生活的動力,它可以鼓勵人們為之而拚搏、奮鬥。同時,它也可以作為人們生活水平的一個驗證,通過那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人們今生今世過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們這輩子活得值不值。的確如此,自己的自身價值隻能依靠“身外之物”才能得以證明。

可是,這些隻是事情的表麵現象,它常常將人們引領上一個誤區,即把證明的手段當做了證明的目的,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偉大,人們貪婪的欲望,就會因此而顯露出來,全然忘了原則。

對於女人來說,當你不能用自己的學識、能力來展示自己的價值,換句話說就是對“身外之物”的追求得不到滿足時,內心的欲望會令你痛苦不堪,於是會使出各種奇招,甚至是出賣自己的靈魂,隻為了追求那些“身外之物”,當你對“身外之物”的追求得到滿足後,迷茫又會找到你,因為你已經沒有了自己的目標,不知該何去何從,於是便會就此而墮落下去,尋求感官享受,“女人變壞就有錢”就是很好的說明。而“男人有錢就變壞”便是為“女人變壞就有錢”的說法做了進一步的注解。

由此可見,對於女人來說堅守自己的原則有多麼的重要。“身外之物”固然重要,但是要取之有方。也許有些女人會問:“如何才能做到堅守自己的原則呢?”其實,有很多辦法。不過這裏也可以為你提供一個妙方——淨化自己的思想。

曾有一位智者說過,要想除掉曠野裏的雜草,唯一的方法就是在長雜草的地方種上莊稼。大同小異,要想淨化自己的思想,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清洗人們貪婪、虛偽的想法。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學生去漫遊世界,十年間,他們途經了所有的國家,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每個人都滿腹經綸、揚眉吐氣地回來了。在進城之前,他們師徒幾人坐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休息,哲學家問他的學生說:“我們用十年的時間去感受各國的文化,閱讀的詩書無數,你們各個都已是飽學之士,人人都可以自稱為師了,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後一課吧!”

大家圍成了一個圓圈,老師坐在其中,弟子們心中都在嘀咕老師會出什麼樣的問題難為他們。哲學家似乎看出了弟子們的心思,笑著問:“我們現在坐在什麼地方?”弟子們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裏。”哲學家又問,“曠野裏長著什麼?”弟子們說,“長滿雜草。”哲學家說:“沒錯,如何才能除去這些雜草呢?這個問題就是你們的結業考試題。”弟子們非常驚愕,誰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的問題竟是如此簡單。第一個弟子先開了口,說:“老師,隻要有一把鋒利的鏟子就夠了。”哲學家沉默不語隻是點點頭。

第二個弟子又說:“還可以采取用火燒的辦法。”哲學家同樣還是點點頭,沒說什麼。

第三個弟子說:“在雜草上撒些石灰就可以了。”哲學家的態度沒有什麼變化。

第四個弟子說:“老師,斬草要除根,隻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弟子們都講完後,哲學家站了起來,說:“好了,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了,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案去除一片雜草,如果沒有除掉雜草的,一年後再來這裏等我。”

一年後,弟子們都來了,人還是那些人沒有什麼變化,不過唯一不同的是原來長滿雜草的地方已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穀地坐下,等待老師來為他們指點,可是哲學家卻沒有出現。

數年過去後哲學家去世了,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發現,他在書的最後補上了一章:除去雜草的方法是,在上麵種上莊稼。誠然,如果想淨化人們的心靈,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有誰能夠想到這樣好的一個方法呢?又有誰不佩服哲學家的偉大和聰穎呢?如果人生缺了這最後一課,即使再胸懷大略、才高八鬥又有什麼意義呢?

花花世界讓人愁苦讓人憂,紛繁雜亂的社會,來自各方麵的誘惑都在衝擊著女人虛榮心。如果意誌不堅定,把持不住自己,沒有按照原則辦事,就有可能成為,為那些“身外之物”而迷失自我的一分子。

女人幸福必備錦囊

女人一定要掌好自己的舵,不要做內心不良欲望的傀儡,在堅守自己原則的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正不地去追求那些“身外之物”,從而達到實現自我價值的目的。

6.自立自強,不依附於男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女性成了社會的佼佼者,成了支撐半邊天的重要人物。但仍有不少女性,將男人作為她可依可攀的樹,作為她生活的全部,這樣的做法不是新時代女性應有的所作所為。

女孩接受的教育使她們以為愛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而男孩被教導在工作、競賽中取勝,愛情並不是首要的東西。女人喜歡愛情有緊張感、有挑戰性,能讓她們銷魂失魄,所以就容易匆忙陷入危險的動情的境地。男人在這一方麵較為謹慎,在與女人的接觸中,他們是自衛型的,有一種掩飾自己的恐懼和焦慮的需要,他們即使對女人動了情,無法把握自己和對方時,也不表現出慌張。

壞男人的重要才能是對女人有極細微的了解,他們對女人了如指掌,甚至比女人更了解女人。他們常常是女人刺激和幻想的目標,女人也願意被其吸引,而無視其潛在的危險,因為這些壞小子對女人來說代表了一種征服感。他們小時候可能有一個富有魅力的,但卻情感疏遠的母親,她從未給過他所渴望的愛,這樣他們不得不經常揣摩自己的母親,以便知道何時、怎樣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安慰和保護,於是練就了一種對女人高超的觀察能力和感知力。

女人長期的小心翼翼,抑製了她對親情和愛情的需求,壞男人強有力的神秘變化讓她無法抗拒,他很有耐心,他能等。在外表上,他很迷人,會體貼,善於激發女人的高潮狀態。在傳統、中,女人習慣於從愛情中尋找興奮和滿足,而她一旦決心從愛情中跳出來,要找到愛情的替代物並不容易,世界上比陷入愛河更奇妙、更令人心動的事情的確太少了。低情商女人一種共同的夢幻就是:在愛情中尋找避風港和撫愛,借此擺脫孤獨,她們願意像藤一樣依附男人這棵大樹,讓“樹”為自己遮風擋雨。但對某些女人來說,對這種關係的追求更有一種例外的含義——她是在既甜蜜而又痛苦地進行情感冒險以證明她個人的存在。

女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把決定自我感覺的權力交給男人,但還是有很多的女人因為被男人拋棄而感到自我價值的喪失。這些女人總是覺得自己被生活的力量所左右,她們自我感覺是生活的受害者,男人闖入了她們的生活,讓她們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而當他們離開時,則帶走了她們的一切。承受生活壓力的女人傾向於認為這是自己的錯,這種自責加劇了痛苦。

女人長期痛苦的另一個極重要因素,就是慢慢屈從於讓男人來決定自身的價值。在男女的相互作用中,她們喪失了對自己內在力量的感覺,尤其當她們無力留住男人的愛時,她們會把暫時的喪失力量和更為長久的無力感混在一起。其實,高情商的女人遲早會明白,一個男人可能離她而去,但並不能真正把她帶走。隻有她才是自己價值的實現者和實體的所有者,沒有人能夠真正把她偷走,男人離開她時,她會像清除垃圾一樣,將離傷和痛苦一並拋掉。

毋庸諱言,女人的天性中有比男人更加柔弱的一麵,這不僅表現在體質上的嬌小玲瓏和弱不禁風,也表現在心理上,她們總想將頭靠在一個寬厚溫暖的肩膀上,想有一雙有力的胳膊摟緊自己,讓自己在波瀾不驚的港灣裏安閑地棲息。

女人過分地強調自己柔弱的一麵,常常導致對男人的過分依賴。離開男人的時候便六神無主、心緒不寧、煩躁不安,就像藤一樣,沒有了參天大樹可供攀附,便不能向上生長,而隻能蜷伏於地。

過多地依賴男人,使女人不想在事業上拚搏,不願與過多的同性或異性交往交流,在這種百無聊賴中對什麼都失去興趣,別說提高自己的情商,就連原有的情商都在一點點地隨風而逝。

女人幸福必備錦囊

女人不可以在把男人當做生活的全部,也不可以再做男人的附屬品。舒婷在《致橡樹》中這樣說道:“我如果愛你,決不學攀援的淩霄花,……我如果愛你,決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真正聰明的女人就是這樣的,她們不隻是藤,也要成為一棵樹,哪怕隻是一棵垂柳,它也有一副挺直了身板的傲骨!

7.社交場所,女人魅力的T台

隨著社會腳步的逐漸加快,人際關係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它已被人們視為謀取成功的一個手段。因此,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周旋在社會這個大的社交圈內,然而,有人曾說:宇宙間最難處理的關係就是人際關係,但是,對於女人來說,交際場卻是展現她們魅力的T型台。

社會越發展,人際關係愈重要。現代人的價值隻能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實現。“孤家寡人”很難有所作為、更不用說有所成就了。從一般意義上說,男人越多的場合,女人的交際魅力越強大;男人對男人充滿“競爭敵意”,而對女人則相反,他願敞開溫暖的懷抱,成為女人最強大的支持者和恒久的避風港灣。

心理學家戴維·巴拉什證實了如下假設:“男人的成功一般是通過實際的競爭取得的,而女人的成功則往往是通過交際聯絡取得的。”因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男女對待交際的態度也存在很大差異,有時甚至截然相反,男人關注的是自己內心的調整,而女人關注的則是與別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女人總是帶著個人的感情色彩,而男人則較少人情味;女人關心著周圍的一切,而男人隻關心賬本上的盈虧。

女性總是試圖通過給自己的事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氛圍來獲得成功,而男性則是通過教訓和立法來獲得成功。遇到衝突時,女性願意通過談判協商來解決問題,而男性則往往會采取一些攻擊性或威脅性的行動。為了得到感情上的滿足,女性采取的方式是來點高雅風情,男人則更願意通過性關係來解決。女性願意選擇一種比較安全可靠的途徑創業,而男性則願意走一條冒險的道路。女人尋求別人的忠告,而男人對別人進行忠告。女人的處世之道是同情和理解,而男人具有的卻是攻擊性。女人在一切新的關係圈中尋求相互尊重,而男人尋求的自我滿足,女人試圖變得完美,而男人希望變得強大。

至於在遊戲中做一些不會犯規的小動作,女性隻滿足於能把遊戲玩下去,而男性為的就是贏得這場遊戲。女人靠感覺做出決定,而男人靠的是理智。

女人利用她們的美麗和性別獲得權力,而男人是利用權力得到滿足。總的來說,女性在一切人際交流中總是把關係放在第一位,而男性則把個人地位置於一切人際之上。

在家長製統治的環境中,男性是掌權者,總是會運用強迫手段或暴力行動來解決衝突。相反,女性所采取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一般是通過關係通融,而不是爭鬥,她們是用同情心而不是暴力來解決衝突。也就是說,女人首先選擇的是交談,男人首先選擇的是打鬥。在任何麵對麵解決衝突的環境中,這種男女差別對女性領袖人物都是有利的。女性領袖是願意采取通過語言交流進行調停、談判、獲取理解等來解決問題。女性會專心致力於使團體或組織保持合理的完整性,這是出於她們內心母性對安全的需求。男性總是願意去摧毀團體或組織,以此實現自我和個人的價值。

值得女性注意的是,女性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她們最大的弱點:為了避免衝突,女性不免給人留下嘮叨不休的印象。有時,在女人嘮嘮叨叨的時候,解決問題的機會已經與她擦肩而過了。其實,對所有人來說都一樣,最大的優勢同樣也就是最大的弱點。

男人的成功一般是通過實際的競爭取得的,而女人的成功則往往是通過交際聯絡取得的。在人際交往中,男人與女人相比失敗幾率要相對的大一些,男人可能在人際交往中挫敗,但是女人卻很少失利,因為女人與男人在人際交往中所采取的交往方式不同,雖然目的都是為了辦成事,可男性選擇了用競爭取得權益,而女人選擇的卻是通過交際聯絡取得。所以產生的效果也會不盡相同。

女人天生就具備了交際的最大優勢——性別、思維方式與男人不同,更微妙的是,女性與男性剛好產生互補。所以女性在人際交往中隻要不把自身的優勢變成劣勢,獲得成功的幾率是較大的。

女人幸福必備錦囊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多與一個人交往就是多闖入一個世界,多一層人生的體驗。所以,作為女性的你,妥善利用你的這種交際優勢吧,堅持下去,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8.保持謙虛,人見人愛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無論用到什麼方麵都適用。對於女人而言,謙虛更加重要。因為女人最容易獨孤芳自賞、目中無人的毛病,這恰恰是日常交際中的大忌。作為女人要明白一個道理:謙虛的女人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謙虛的女人才能獲得好人緣。

女人如果做到了謙虛謹慎,尊重別人的想法的同時別人也在認可她。當她們自己的提議與別人發生衝突時,她們也能夠用一種謙虛的態度心平氣和地去傾聽他人的想法。這樣的女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到他人的尊敬。

有時謙虛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文,是抨擊金庸小說的第一篇攻擊性的文章,可金庸得知後並沒有拍案而起、采取報複行動,也沒有竭力爭辯、反唇相譏,隻是心平氣和地說:“王朔先生批評的是,不過或許對我的要求過高了,而我的能力有限不能達到王朔先生的要求,我感到十分的惋惜,也很無可奈何啊!‘四大俗’之稱,聞之深感慚愧。香港歌星四大天王、成龍先生、瓊瑤女士,我都認識,不意居然與之並列。沒有被稱之為‘四大寇’或‘四大毒’,我已經很慶幸了,那是王朔先生筆下留情了。我從未與王朔先生見過麵,不過如果將來有機會到北京待一段的時間,則希望能見一下王朔先生,向其學習。”

謙虛是一種美德,像金庸先生這樣,不指責對方的言過其實,反而謙虛的檢討了一番聲稱自己的能力有限;不但沒有以刻薄的言語回擊王朔,反而稱讚對方“筆下留情”,且向對方伸出熱情之手,願與王朔交朋友進而向他學習。金庸不僅做到了以誠待人,也做到了以禮待人。王朔聽說後非常感動,讚賞金庸的寬宏大量,欣賞他的誠懇待人的處事方法,坦言道:“比起金庸來,的確讓我慚愧。”

金庸與王朔間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案,值得人們去效仿。現如今,大多數女人都不謙虛,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孤芳自賞,認為天下唯我獨尊,經常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總是自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多強,容貌有多美,氣質有多好。不要以為隻有漂亮的女人才會這樣,女人們都不能免俗。女人們欣賞自己的美貌,男人們欣賞自己的聰明才智。稍有點頭腦的女人,她們雖不大力地突顯自己,可是對別人的興趣、愛好漠不關心,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不願意與別人談論對方關心喜歡的話題,而是一味地對自己的想法、觀點高談論闊毫無謙虛之意。如此一來,久而久之,這樣的女人就會被社交圈裏的人排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