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卷一 母愛如水(1 / 3)

母愛就像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留下清新自然;母愛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靈淺唱;母愛是偉大的,也是無私的,它沉浸在萬物之中,充盈天地之間。

有了母愛,人類才從洪荒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愛,社會才從冷漠嚴峻走向溫情和安康,有了母愛我們才從愁緒走向高歌,從頑愚走向睿智,也才有了生命的開始,理性的萌動,人性的回歸。

母親的眼睛

布洛寧

在世界射擊錦標賽的現場,發生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急死人的新鮮事,50米手槍慢射冠軍普欽可夫失蹤了!在即將頒獎的節骨眼上,剛剛打破世界紀錄的普欽可夫神不知鬼不覺地在眾人的眼皮底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普欽可夫失蹤得很不是時候,在恐怖、爆炸、劫持、綁架等等字眼屢見報端的大背景下,他的失蹤不禁使組委會頭頭腦腦的神經頓時緊張起來,他們一個個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廣播喇叭更是聲聲急字字催:“普欽可夫,馬上去領獎台!馬上去領獎台,普欽可夫!”

實際上,普欽可夫安然無恙、毫發無損。此時此刻,他正躲在一個誰也發現不了的角落裏與他的媽媽通電話:“媽媽,媽媽,您看見了嗎?您聽見了嗎?贏了,贏了,得了冠軍,打破了紀錄!”

“看見了!聽見了!電視機開著呢,評論員的聲音大著呢。你聽,你聽,廣播裏正喊著你的名字,快,快!領獎去!”千裏之外的媽媽柳莎無比高興、無比激動,她的嘴巴大大地張著,雙眼一動不動,一副喜極欲哭、欲哭無淚的樣子。

“媽媽,媽媽,您知道嗎?用媽媽的眼睛瞄準,靶心就像又大又圓又明的月亮,手槍的準星一動也不動的,子彈長了眼似的直往靶心鑽。”普欽可夫熱血沸騰、言猶未盡。這也難怪,對於一位雙眼曾患惡性黑色毒瘤的人來說,能夠逃脫無邊黑暗的厄運,迎來鮮花如海光明燦爛的世界,這全賴媽媽柳莎的眼睛和醫生巴甫琴科的妙手回春。

8年前,10歲的普欽可夫被確診雙眼患上惡性黑色毒瘤。幾十所醫院幾百名大夫像串通好了似的,眾口一詞:做眼球摘除術!不然的話,快則三月、慢則半年……

命運如此殘酷,天真活潑的兒童就得麵對要麼死亡要麼黑暗的選擇。這選擇沉甸甸的,壓得人透不過氣來。普欽可夫直愣愣地望著母親,用清純而困頓的嗓音說:“媽媽,書上說‘光明無限好、世界很精彩’,我還沒看夠呢;書上說‘生命是第一可寶貴的,對人隻有一次而已’,我才剛剛起步呢。”

柳莎完全明白兒子的意思。是呀,光明與生命二者兼而有之是再好不過了。可是,她非常清楚,感情戰勝理智的結果是非常可怕的,她不能忘卻丈夫的前車之鑒,她一字一頓地說:“兒子,你爸爸的病與你的一模一樣,他不聽醫生的,結果呢……”柳莎再也說不下去,她聲音哽咽,眼淚在眼睛裏打著旋兒。

柳莎與兒子當機立斷:兩害相權取其輕。

決定一經作出,柳莎變賣財物,僅僅兩天的時間,她一股腦兒地把汽車、鑽戒和滿頭金發換成了現金。她賣得那樣的果斷、那樣的堅決,她要讓兒子在手術前看中國的萬裏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美國的大峽穀、法國的凱旋門……

母子倆一路歡笑,怎麼看也看不夠,怎麼說也說不完。普欽可夫忘卻疾病,完全沉浸在母愛的幸福裏。

這樣愉快的旅程卻不得不在中國長城的烽火台上戛然而止,因為柳莎的隨身聽的聲波有力地撞擊著她的耳膜:眼科專家巴甫琴科發明了視神經誘導接合劑,使移植眼球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一隻盲犬已重見天日。

柳莎母子分秒必爭日夜兼程,很快就來到巴甫琴科麵前,要求馬上手術:把母親的一隻眼球移植給兒子。

巴甫琴科看見了柳莎的眼睛,那是一對世界上最漂亮最湛藍最純潔的眼睛。

“眼球移植還從來沒有在人身上試驗過。”巴甫琴科說。

“總得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夫,把我的一隻眼球移植給我的兒子,我和兒子就都有一個光明的世界。大夫,平白無故多出一個光明的世界,合算,合算。求您了。”柳莎說。

盡管柳莎的眼球和普欽可夫的眼眶配合得天衣無縫,盡管巴甫琴科努力努力再努力,人類史上的第一次眼球移植還是失敗了,世界上徒添了兩隻義眼,一隻在柳莎的眼裏,另一隻在普欽可夫的眼中。上帝就是這樣,撒下了希望的火種,又澆滅了光明的火苗。

柳莎要進行第二次眼球移植:把她的第二個眼球移植給普欽可夫。於是,就有了一場艱難的對話。

“你是否知道最可能的結果?”巴甫琴科問。

“知道。”柳莎回答得很幹脆。

“你墜入黑暗,你兒子也見不到光明呢?”

“知道,我作好了一切準備,能接受最壞的結果,能忍受一切痛苦。”

麵對這樣的母親,巴甫琴科沉著冷靜地做了第二例眼球移植手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手術成功了。

柳莎和普欽可夫出院的那天清晨,天特別的藍,風特別的暖,太陽和月亮都趕來看人間最動人的一幕:柳莎背著她的兒子,兒子閃著明亮湛藍的右眼,發著走、停、左拐、右轉的口令,母親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一直向前。

我最愛你

埃瑪·邦博克

朱莉如果不是那位死者,恐怕她連葬禮也會愛的。

牧師竭力以言相慰,對僵硬地坐在前排她的三個兒子說:“你們母親的靈魂升天了。靈魂雖去,軀體仍在。”

風琴手忘了音樂,奏起了《美酒與玫瑰的時光》,她隻記得住這支歌的譜子。

朱莉的二兒子斯蒂文從學校飛跑進來,腳穿一雙紅白藍三色輕便鞋,上身是三件套的咖啡色西裝。

朱莉患的是一種擴散極快的癌症,才48歲便與世長辭,真叫人難以相信。大兒子查克還在自己的公寓裏,他奶奶帶來了這個噩耗。在此之前,他隻聽說母親“近來有點疲倦”。

朱莉很為大兒子感到驕傲,認為他是“電視巨擘”。其實,他隻不過是喜劇團的一個道具管理人。但他專攻過電影學,得了文憑,懂行話,每次相聚,他都不失時機地顯露一番。

查克:“新近看過什麼片子嗎,媽媽?”

朱莉:“看過《馬普爾小姐被誘》,我喜歡這部片子……”

查克:“該片缺少陳述。”

怎麼會是這麼個傲慢的家夥?現在要道歉,太晚了。他用手指觸摸著口袋裏的信,然後第10次把它展開。這是媽媽給他寫的最後一封信。

最親愛的查克:

既然這封信是隻寫給你的,我可以對你說,我一直最愛你。

或許由於你是在我身體裏亂動的第一個小奇跡吧。你使我第一次知道,我有無限的生命力。你是我和你爸爸艱難歲月的一部分……你給貧困帶來了歡笑,給寒冷帶來了溫暖,給失敗帶來了成功。

你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你之後還會有弟弟妹妹,他們說不定能把泡泡吹得更大,嗝打得更響,比你更早地學會說話,或者走得比你還快,可這一切都是你先會的呀。

那時我們沒有經驗,可能讓你受了許多委屈。不知道怎麼給你把尿,給你洗澡時笨手笨腳,要不就看護你小心得過了分。然而,你也享受了——你享受了我們的耐心,我們旺盛的精力,我們的青春。

我們把所能給予的最好的東西給了你。這裏麵有艱辛,也有歡樂。光是你小時候的照片就有6大冊。有一次,你吃得太多,不停地打嗝,不得不把醫生叫到家裏來——你像個嚇壞了的小羊羔。一切都從你開始。

我們不能沒有你,我們愛你。

媽媽

斯蒂文悄悄進來坐在查克旁邊,查克急忙把信合上。

“除了這雙鞋,還得了小刀子嗎?”查克手指打了個響,朝斯蒂文的紅白藍三色輕便鞋點了點頭。

“沒有,得了個飛盤。”

斯蒂文深深地吸了口氣,盡量不去注意他哥哥。剛才,他在看媽媽寄給他的信,所以沒有留意查克。以前他從不知道,媽媽對他有這樣的感情。

斯蒂文曾經想當個流浪漢。每回他聚眾鬧事闖了禍,媽媽總是把他拉到一邊耐心地勸他,對他說,他們理解他。可是,他們不理解,至少沒有完全理解。比如,那次全家外出度周末,偏把他一個人留下來看家,這能說他們理解他嗎?

那天晚上他們回家時,為什麼她不像別人的媽媽那樣大發雷霆,相反,卻問他:“想告訴我出了什麼事嗎?”

“你怎麼知道出了事?”他反問。

“幾輛巡警車停在咱家的草坪上,30個鄰居穿著睡衣圍在那兒觀看。”

“我舉行了集會。”他怎麼會這麼傻!應該說的是“對不起”,請她原諒。可再沒有機會了。他撫摸著媽媽的信,她怎麼這樣了解他呀!

最親愛的斯蒂文:

你一定懷疑過,但盡管如此,我還是要說:我一直最愛你。

你給咱家抹上了愚蠢的斑點,可你不但不認錯收場,反而越鬧越凶。我真羨慕你的熱情,你的獨立精神,以及你的急躁脾氣。小時候你穿的是褪色的舊衣服,玩的是破損的玩具。任何事你從不先幹,但最後總是你幹得最好。

我們逗著你玩,拿你開心。人說狗吻了小孩的嘴,孩子就會死。可是,狗親了你的嘴,你並沒死。人說孩子一天不睡午覺就會生病,可是一次次你沒午睡,照樣好好的。人說吸橡皮奶嘴,小孩的牙齒會長成一圈,可你直到兩歲,吸的都是橡皮奶嘴,牙齒並沒有長成一圈呀。

那些年,我們忙忙碌碌,雄心勃勃,你是這種生活的一部分。那時,我們對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什麼重要,什麼次之,稀裏糊塗,不知所措。總是你提醒我們該做什麼,做得不對,也總是你出來糾正。星期六晚上你待在家裏,把我們從寂寞中解救出來,用你對生活的熱情鼓舞我們。

你是意誌堅強的孩子。我們愛你。

媽媽

蒂姆從教堂後麵看著他的兩個哥哥,然後走上前和他們坐在一起。

媽媽臨終前的那段生活,隻有蒂姆知道,他的兩個哥哥不了解。蒂姆為他們惋惜。他們住在家裏時,都是媽媽侍候他們。可是她在世的最後一年裏,什麼都幹不了了,是蒂姆侍候她。謝天謝地,他能有這一年的時間來彌補過去惹她生氣和傷心的錯誤。

他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他曾憎惡這點。他的哥哥們都曾有過晚飯後跟他們一起玩橄欖球的爸爸,和忙得不可開交、隻能抽空給他們的壘球卡編碼歸檔的媽媽。他卻不曾有——爸爸媽媽沒有精力了。

去年,他們同他談過,消除了他心底的怨恨。媽媽在留給他的這封信中,把什麼都說了。

最親愛的蒂姆:

做媽媽的不該偏心,但我一直最愛你。

正當你爸爸和我以為青春已永遠消逝的時候,你降生了,提醒我們,仍有餘熱可發光。你使我們鬢發重黑,步履輕捷,肩闊目明,談笑風生。

你繼承的是破損的壘球棒、跑不動的小火車、裝滿酸乳酪的冰箱;還有中年家庭的危機和一本裏麵隻有蘋果布丁製作法的小人書。

你也繼承了我們從不期望的東西——我們的生命是要終結的。

我愛你像35歲的人那樣耐心細致,愛你像90歲的人那樣富有同情心,愛你像50歲的人那樣精明能幹。然而我最愛的還是我14歲的兒子,不成熟,但很驕傲。

你真是個無可挑剔的好孩子。我們愛你。

媽媽

《美酒與玫瑰的時光》最後幾個音符消逝了,兩位婦女從教堂裏走了出來。

“看到那幾個孩子沒了媽媽,真叫人心碎。”

另一個湊上前小聲說:“聽說他們把所有的錢全花在她的藥上了。她什麼都沒給孩子們留下。”

媽媽的銀行存款

凱瑟琳·福伯斯

每個星期六的晚上,媽媽照例坐在擦幹淨的飯桌前,皺著眉頭歸置爸爸小小的工資袋裏的那點錢。

錢分成好幾摞,“這是付給房東的。”媽媽嘴裏念叨著,把大的銀幣摞成一堆。

“這是付給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銀幣。

“凱瑞恩的鞋要打個掌。”媽媽又取出一個小銀幣。

“老師說這星期我得買個本子。”孩子們當中有人提出。

媽媽臉色嚴肅地又拿出一個5分的鎳幣或一角銀幣放在一邊。

我們眼看著那錢堆變得越來越小。最後,爸爸總是要說:“就這些了吧?”媽媽點點頭,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鬆口氣。媽媽會抬起頭笑一笑,輕輕地說:“好,這就用不著上銀行取錢了。”

媽媽在銀行裏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們都引以為榮。它給人一種暖呼呼的、安全的感覺。我們認識的人中還沒有一個在城裏的銀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頭的簡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掃地出門的情景。我們看見幾個不認識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憐的簡森太太眼淚汪汪的,當時我感到非常害怕。這一切會不會,可不可能也落到我們的頭上?

這時戴格瑪滾燙的小手伸過來抓住我的手,還輕輕地對我說:“我們銀行裏有存款。”馬上我覺得又能喘氣了。

萊爾斯中學畢業後想上商學院。媽媽說:“好吧。”爸爸也點頭表示同意。

大家又急切地拉過椅子聚到桌子麵前。我把那隻漆著鮮豔顏色的盒子拿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媽媽麵前。那盒子是西格裏姨媽在一年聖誕節時從挪威寄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