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還算太平,離開了嘉興地界,李煙就和武三通告別,心想:“這個是半個瘋子,別看現在正正經經,別到時候狂興一發,我的小命可就沒了。”
這斷時間裏,李煙憑李莫愁的記憶,花了不少心思,終於算是基本把傷養好的,每天憑記憶和身體習慣練習一下李莫愁的劍法和輕功,雖說多半隻有花架子,但小心一點應該還是可以保命的。
李煙想了很久,現在無處可去,莫愁比較熟悉的隻有終南山的古墓,那裏安靜,又有九陰真經,真是李煙能想到的最好的藏身練功之所,不過首先還得回得到那裏,然後還得進得去看經,再次才是練得會九陰真經,不然九陰真經再好也是白搭。幸好莫愁學的武功是和全真教有一定相通,不然,就那些經文李煙就算想練也是看不懂。
定好計劃,那就得好好實行,莫愁本來就有一些銀兩,不多,但也夠用了,節省一點撐到終南山沒問題。路上找個好柿子,得借上一點,雖然說李煙原來對錢財就不很看重,可以說她自己去買東西更少,可是如今不同了,吃穿帶全都要靠自己,再說李煙和莫愁兩個人加起來的社會經驗還不如一個南宋小孩子,所以李煙可不能像李莫愁那樣快意江湖了,人是想殺就殺,哪裏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李煙自想:“這行事一定要低調再低調。”
騎馬,還行,當小姐時是平日的課程,畢竟在現在騎馬是貴族運動,李煙就算體弱也得學點,不過也僅限於很溫順馬,花錢買了一匹很溫和的小母馬,很可能多花了錢,因為李煙不會還價。
買了點幹糧帶寶劍就上路了,一路憑著莫愁的記憶趕路回家,走得是極慢,每到一處李煙都很小心地問路,不過重要的不是問方向,而是問明到夜能否能趕上住宿之所,李煙必須得有客棧過夜才行,要李煙露宿荒郊野外還不如讓李煙死算了。李煙想:“這麼個磨法本來隻要走一月的路可能要二三個月才能走得到。”
走了一月的路,卻到了處山脈,雖李煙已十分小心,但還是有點迷了路,細想應該是黃山附近的小山。雖然有名的黃山就近在眼前,可是李煙想想自己現在的處境還是不去為妙。莫愁體質不錯,趕了一月的路一點也沒有覺得不適,不像以前的自己那般風吹就倒。其實就李煙前世所沒有的健康而言,穿到李莫愁身上,運氣還是不錯的。
正在李煙想著自己的運氣不錯之時,馬上就起了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看來是要下雨了,看來這老天真是一點也不想著李煙好,李煙這麼小心了,還是不得不要宿在荒郊了。李煙加快趕路,終於在淋了一小會兒雨後在路旁看到一個小廟,可能是在大廟附近,所以小廟還算潔淨,李煙牽著小馬進了廟,廟很小,但燈燭未滅,顯然每日定有人過來清掃加清取香油線。取了馬上的小袋喂了小馬,李煙自己也坐了下來。吃了一些幹糧。然後盤腿運功,運功好啊,又能暖身又能休息。
天已暗下,也不知過了多久,李煙聽到有動靜,睜開眼睛,便見外麵有人走進這小廟,李煙隱隱覺得此人不一般,練武之人感覺更敏銳,如果有人,在頗遠李煙就應該感覺到,但此人竟直到走入廟中李煙才發覺,可見此人也是有武功的,李煙不禁有點害怕。
卻見此高高瘦瘦,一身青袍。奇怪是,外邊風雨竟沒能沾濕他的衣袍,臉上木無神色,似活人,又似僵屍,看到他的臉,李煙心裏不禁有點怪怪的感覺,細細想了想,“此人臉色竟和自己從前鏡中所照出的相貌有點相似。”因先天不足,體弱多病,加上體內積毒,心情鬱結,李煙從前也總是木無神色,如果不化妝,便似個活死人一般。雖然心中奇怪,李煙也不管他,繼續坐自己的。此青衣人細看了李煙一眼,眼光一閃,仍是目無神色,便坐到另一邊去。因為李煙的小馬和李煙的性子一樣,不喜出聲,這李煙多年的性子也是極靜,隻喜歡發呆,廟中竟十分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