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風雨雷電(1 / 2)

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麵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後,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於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從科學(氣象學)的角度來看,風常指空氣的水平運動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風向和風速;但對於飛行來說,還包括垂直運動分量,即所謂垂直或升降氣流。

相對於地表麵的空氣運動,風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風是矢量,以風向、風速或風力表示。風向指氣流的來向,常按16方位記錄。風速是空氣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水平距離,以米/秒為單位。大氣中水平風速一般為1.0~10米/秒,台風、龍卷風有時達到102米/秒。而農田中的風速可以小於0.1米/秒。風速的觀測資料有瞬時值和平均值兩種,一般使用平均值。風的測量多用電接風向風速計、輕便風速表、達因式風向風速計,以及用於測量農田中微風的熱球微風儀等儀器進行;也可根據地麵物體征象按風力等級表估計。

集結的水蒸氣(雲)結成水時,體積縮小,周圍水蒸氣前來補充,就形成風。地球上的風與水源有關係,風由水與水蒸氣的脹縮而產生。風由大海吹向陸地,或陸地吹向大海,在夏天地麵上溫度高空氣、水蒸氣彭脹上升,要由海麵比重大的空氣、水蒸氣補充地麵空氣空間,海麵溫度低空氣收縮。要由地麵上溫度高空氣彭脹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海麵空氣空間。在冬天海麵溫度高海麵空氣上升,地麵溫度低空氣比重大沿地麵補充海麵空間。

風來了!樹葉搖擺著身體,花兒開始彎腰,小兔的氣球也被它吹走了。

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指從天空降落的液體(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它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淡水來源之一,但過多的降雨會帶來嚴重的災害。如果空氣含酸量過大,則會形成酸雨。

滴答、滴答,下雨了!花草樹木開心極了,大口大口地吸吮著雨水,就連空氣也變得濕潤了許多。

雨水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潤而茁壯成長。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隨著人類工業化發展,工業廢氣大量排放到大氣中,形成酸雨,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之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隻有0.0001~0.0002毫米,最大也隻有0.0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地麵,它的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