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獵兔子是很多獵人的愛好,他們為了捕捉一隻兔子,有時甚至要等待很久。而當你身邊突然出現成千上萬隻兔子時,恐怕你就不會再有興趣去體會打獵的樂趣了。而這場規模宏大的人兔大戰就在澳大利亞上演著。
抵禦兔子的“長城”
侵入澳大利亞的兔子啃光當地的草皮,導致了土地的沙漠化,進而危及袋鼠的生存空間。澳大利亞政府為抑製兔子繁殖的速度,甚至築起一條長達1 560千米的鐵絲網,卻依然無濟於事。
人兔大戰
澳大利亞的兔子入侵,造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環境災難。為此,澳大利亞政府動用軍隊,全副武裝出擊,對兔子進行殲滅,但收效甚小。隨後,他們又對兔子采取了更殘忍的細菌戰。
細菌戰
1951年,澳大利亞從南美洲引進一種能使兔子致死的病毒,讓兔子染上病毒並傳播,結果99%以上的兔子病亡,兔害基本消除。
頑強的生命力
可是少數大難不死的兔子對病毒產生了抗性,於是又重新迅速生兒育女。1993年,兔子再次達到4億餘隻,以致澳大利亞“人兔之戰”至今還在繼續。
環保小知識
1981年,廣東引進了一種福壽螺,但由於養殖過度,市場效益差,而被遺棄,它們很快擴散到自然界。福壽螺除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外,還攜帶大量病菌,因此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