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思維是創造財富的統帥(2)(1 / 3)

生活在這個星球的人,大多數都是隨大流者,不管南風北風,他們都隻按著別人走過的路線,一直走下去。隻有少數人才敢於在潮流前麵開拓前進,成為時代的先導。

皮爾·卡丹自小就有一種獨創精神與超凡意識,這使他成了在服裝設計界勇敢的先行者,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除在服裝設計上的種種革命性的創舉,他在經濟領域的開拓勇氣也是令人驚訝的。作為一個企業家,也明顯地表現出了他非凡的勇敢與才幹。

1957年,戰後日本還沒從原子彈爆炸留下的廢墟中恢複元氣,皮爾·卡丹就已經從巴黎進入這個島國了。

在友人的建議與配合下,他為日本服裝界的朋友上了幾堂剪裁課。然後,他力排眾議,毅然在日本開設了公司,在這個以後注定要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的島上建立了一個屬於皮爾·卡丹的陣地。三十幾年裏,他的意圖早已很好地得到實現。單是日本一地的皮爾·卡丹公司,一年的營業額就達二點五億美元。

皮爾·卡丹取得的成就證明:一個人隻要能努力發掘思想金礦中的財富,他的生命就決不會長時間陷於卑微貧困的境地。

二、思維定式的價值

美國學者詹姆斯·雷指出:“思維定式就是我們對自己、他人以及生活方式的信念、價值觀、自我意識、期望、態度、習慣、決定、觀點和思想模式的總和。”創富者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決不可忽視和低估思維定式的力量。

每個人從幼童時代起,就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維定式,而這些思維定式中,常常隱藏著一些雕刻在心靈模板上的舊觀念、舊的思考方式。例如,許多獨身子女從小因受父母的嬌慣,形成一種嚴重的依賴父母的觀念。在他們的思維定式中,讀書的錢是父母給的,零花錢是父母給的,觀光旅遊的錢是父母給的,不知不覺中,“錢是父母給的”這種觀念就在頭腦中紮下了根。長大成人後,如果經常陷於經濟困境,伸手向父母要錢也就成了天經地義、順理成章之事。至於如何發掘個人自身潛能去渡過難關,他們很少去思考。懷有這種過分依賴父母觀念的人,一旦父母的經濟狀況不太好時,他們在經濟上時常處於窮困,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思維定式顯然在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約翰·亞瑟·巴克爾在《思維定式》一書中指出:“忽視思維定式對你所做判斷的影響力將使你在探索未來時擔負風險。”

(一)選擇新的思維模式

對於每個人來說,舊的思維定式具有一種慣性的力量,它們常常將人們引到不想去的地方。我們的思維定式大部分卻是在潛意識中被父母、老師、朋友、社會和其他權威灌輸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思維定式往往是其他人習慣性思維方式的產物。

當你有幸閱讀那些失敗者的人生日記,你會驚奇地發現,人生的主要弱點之一就是對“不可能”這個詞語太熟悉了。在許多人的思維定式中,事情往往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因為失敗的意識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是根深蒂固了。他們已習慣用失敗的意識來作為測定事情的印象和信念,他們早已沉溺在貧困、悲觀、甘受打擊、安於命運的思想習慣裏了,至於運用思維和智慧可以成才和生財,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一個人在成才和生財的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就是那種事事皆“不可能”的失敗意識、失敗心態。具有這種心態的人,他們往往用“不可能”三字斜視一切他們不了解不熟悉的事物。正如芝加哥大學的哈伯校長問一位東方人對美國人印象最深的特征是什麼時,他回答說美國人和你一樣都長著“斜斜的怪眼睛”。這位東方人為什麼認為美國人是斜眼呢?因為他認為美國人跟自己的眼睛長得不一樣。

可以說,人在有限的生命曆程中要想取得成功,要想成才和生財,首要的條件就是要不斷地消除、克服和戰勝失敗的意識、觀念和心態,重構、塑造和強化成功的意識、觀念和心態。這樣,我們才能放棄舊的思維定式,選擇能夠鼓勵、幫助我們成才致富的新的思維定式。我們隻有在思考事情的過程中,始終把自己置於成功的思維定式中,才會感到自身蘊藏的巨大潛能和生命力量的無比神奇,從而才有勇氣為實現人生完美的構想去行動,去追求。隨著這種行動和追求的步履,成功的名譽和巨大的財富才會勢如排山倒海般洶湧而來,數量之多也猶如大漠之沙,過江之魚,不可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