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決心是追求成功與財富的要訣(2)(1 / 3)

30年代,電影從默片時代進入聲片時代。製片人從拍攝無聲影片變為製作有聲影片,當時有一定風險,因為電影藝術表演大師卓別林反對有聲電影問世,認為會損害他在銀幕上的無聲表演藝術。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以極大的勇氣,決定拍攝第一部有聲影片——粵語歌唱片《白蛇傳》。他們從廣州聘來兩位粵劇名演員主演。影片推出後,觀眾如潮般蜂擁而至,上座率之高打破空前記錄。在此之前,人們從未見過男女演員在銀幕上說粵語,唱粵曲。這部影片作為既有看頭又有聽頭的雙料娛樂片,使觀眾大飽眼福,因而一炮走紅。1985年1月,邵逸夫在與訪問者談及此片時,還興奮不已地說:“這部影片用了9000元拍成,但單在廣州市首映就收入59萬元。”

邵逸夫的第一部影片叫《江山美人》,他獨具慧眼,洞察到古裝片會大受歡迎,於是下決心耗巨資拍攝布景富麗堂皇的中國古代愛情故事片,果然旗開得勝,財運亨通。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人們習慣於用成功和失敗來區分或衡量一個人的成就。其實,一個人的生命曆程中,自己與自己競爭才真正是最重要的。當你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不斷奮進時,那些失敗的經驗往往可讓你從中找到成功的機會與力量。而當你為決心要贏得自己的目標而付出了一切努力之後,你會感到:為自己而做,自己永遠也不會輸。

1958年,富蘭克·卡納利為了籌集大學學費,在自家雜貨店對麵經營了一家比薩餅店。19年後,卡納利賣掉了他的名叫“必勝客”的比薩連鎖店,獲利3億美元。

對於其他的創富者,卡納利有一個奇特的忠告:“你必須學習失敗。”卡納利認為他的“必勝客”的成功,歸因於他從失敗中獲得了成功的經驗和力量。

他在俄克拉荷馬開設的分店失敗後,他總結經驗,創製出一種地方風味的比薩餅,頗受大眾歡迎。當地方風味的比薩餅不再流行時,他又開始向大眾推出芝加哥風味的比薩餅。每經受一次挫折與失敗,卡納利都要把它變成成功的基礎,所以他感歎地說:“在事業成功的過程中你總是出擊,而且你失敗之後更要出擊。你根本不能確定什麼時候會成功,所以你必須學會失敗。”

因此,一個人在重大決策的緊要關頭,必須學會麵對失敗,必須消除恐懼、失敗的心理,才可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真正樹立起信心與決心。

(三)要客觀地對待輿論,排除不利的輿論因素,采納有利的輿論因素

一個人在創富活動的重大決策關頭,往往會受到各種輿論的幹擾,難以逾越輿論的障礙。親人、親戚、親密的朋友、同事、智囊人物,將會以不同的看法來影響他,而有的人由於性格的原因,往往一件小事也常常拿不定主意,無法下決心。一會跟同伴商量,一會跟鄰居討論,一會閉目遐想。“軍師多打翻船”,主意越多,越難決定何者為宜,越發彷徨失策,無從決斷。心理學家認為“輿論是世上最不值錢的必需品,每一個人都準備了一大堆意見,希望任何一個人來接受它們。如果您在下定決心的時候為輿論所影響,您將不會成就任何事情,使您的欲望轉變成金錢的可能性大大地減少。”

在一個古老的傳說中,一個愚蠢的人和一個聰明的人一起去旅行。他們走到一個岔路口,發現一條路又寬又漂亮,另一條路又窄又難看。那個愚蠢的人很想走這條好路,那個聰明的人則覺得窄的那條路才最近最安全。兩人開始爭論起來,但最終那個愚蠢的人占了上風,他們選擇了那條好路。很快他們就遇到了強盜,強盜搶了他們的東西,還扣下了他們。後來,他們獲救後,被帶到法官麵前。那個聰明的人認為愚蠢的人應受到懲罰,因為是他決定走那條錯誤的路。愚蠢的人卻辯解說他是一個很蠢的人,聰明的人不應聽信他的話。結果法官各打50大板,給了他們以同等的懲罰。法官的理由是:“如果罪犯要引誘你們的話,就不會按你的思路去做。”

因此,下決心時主要應堅持自己的經過深思熟慮的意見,不要把那些基於情感而並非在詳察事物基礎上產生的片麵輿論帶進去。當然,有一種輿論是值得重視的,那就是您的智囊團成員的見解,因為他們的輿論是立足於與您有完全認同的目標和對事物經過全麵考察和理性分析的基石之上的。

福特下決心製造著名的V—8型汽車,在一個引擎上鑄造八個完整的汽缸,他堅持自己的意見,置工程師的輿論於不顧,終獲成功。

當代英國著名將軍齊勒諾也是一位當機立斷的典範。在南非戰爭時,某天他準備前往交戰的某地。此行除了他的參謀長外就無人知曉。他命令一列火車和一隊衛兵待命,不對任何人透露行程,也不拍電報通知到達地的長官。早晨六點,他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卡彼城的一家旅館。他檢查那家旅館的登記薄,發現有幾個被派值班的軍官正在旅館中逍遙。於是他一言不發走進那幾名軍官房間,交給他們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今天上午十時,專車赴前線;下午四時乘船回倫敦。”不管這些部下如何解釋、辯白、求恕,他都隻按這張小紙條的決定來懲治這些在戰爭期間玩忽職守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