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創富者應擁有和運用的專門知識(3)(1 / 3)

崔永元這樣著名的節目主持人,初次登台主持節目,在大眾麵前都顯得如此緊張,何況是那些平常很少在公眾前露麵演說的人呢!因此,一定要學會在公眾麵前放鬆自己,消除緊張情緒。

正式演說,預備的時間必須充足,但也不必死記你預備的話,記下預備的綱要而臨場發揮,往往能征服你的聽眾。

要重視對自己的演講能力的訓練,中央電視台有期《對話》欄目中,諾基亞CEO(首席執行官)奧利拉針對觀眾提問:CEO的必備素質是否就是“懂得技術、銷售和鐵腕式管理”,回答說:CEO最重要的素質是”懂得溝通和人才管理”,“我每月都要作幾次演講,不會演講最好不要作CEO”。

當然,口若懸河固然對於適應和應付社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過也要注意分寸感,在一些環境要慎言。古聖遺言:“戒之哉,毋多言,言多必敗。”最懂得聽眾心理的演說家至多隻說十分鍾,一方麵不使聽眾感到厭卷,一方麵又給聽眾一個深長體味的餘地與時間。

(三)使個性與社會環境相適應

有一個故事是關於跳蚤的:如果你把跳蚤放在一個淺容器裏,它們很快就會跳出來。然而,如果你用蓋子把容器蓋住一小段時間,起先它們會瘋狂地亂跳,但是很快地它們就會放棄尋求自由。接著把蓋子打開,它們便不再往外跳,而是留在容器裏……而且它們不會再嚐試離開容器。同樣,經過傳統的僵化的學習模式馴服的我們已經被洗了腦。許多人也希望自己能改變個性以適應社會環境,不過,就像跳蚤一樣,他們已被那些習慣的頑症鎖住而無法動彈了。

所以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一個人的“個性”就成為其獲取成功的重要通行證。

這裏提到的個性,是指一個人的個性的所有構成部分。然而真實的個性是一種內在的特質,或更確切地說,是指“散發自一個人身心最深處的一種活力氣氛”。一項最近在美國進行的研究指出,人們的成功85%是仰賴他們的個性,剩餘的15%則與他們在自己所選擇領域裏的技巧和經驗有關。許多成功的人們對於這個事實都有絕對的了解。所以,你的成功是決定於你的個性,這恰好證明獲得成功最有保障的投資,是你自己的個性。

在希臘有句名言:“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已流傳了兩千多年了,但如何認識自己仍是人類麵臨的一道難題。一般說來,人天生就是隻看得見人家看不見自己,因而人總是明於責人,昧於責己。對人家的缺點一目了然,而自家的缺點很難判斷。然而,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清楚,又怎麼去了解別人呢?現代社會更要求每個人必須知道自己的個性是否和社會環境相適應。我們當然不能也不應事事舍己從人,但也不能更不應事事隻憑自己個人的好惡和意願行事,這樣勢必會處處碰壁。

一個人的個性是指一個人獨自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性格作為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從廣義上講,其具體表現形態是多元的:或剛強、勇敢,或柔弱、怯懦;或謙虛謹慎,或狂妄自大;或熱情開朗,或孤僻冷漠,等等。

心理學家認為:性格是一把雙刃劍,對於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在社會創富實踐中,往往是“成也性格,敗也性格”。

王安電腦有限公司曾經名聞世界,這家公司20世紀80年代中期曾有分公司遍及103個國家,員工3萬人,總營業額達23.5億美元。可是,到了1990年8月18日,這家公司卻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宣告了它的崩潰。

王安公司的興衰成敗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王安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赴美深造,1948年獲物理學博士。1951年,他把自己發明的“磁性記憶圈”專利權賣了,以所得50萬美元在波士頓南郊開設了一個實驗室,開始製造辦公室使用的電腦設備,當年獲利15000美元。1955年,他創建王安電腦公司。

此後,他充分發揮性格特點,即以不急不躁的態度,適度發展的原則,頂住激烈的競爭,到60年代中期,銷售額突破百萬大關。他在激烈的競爭中站住腳根後,進一步邁開了穩步發展的步伐。他不斷推出新產品,第一部電腦排版機、第一座電子計分器、第一架可寫方程式的計算器、無線電打字印刷機的頻頻問世,使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他勇敢地向當時的電腦霸主IBM公司發起挑戰,用自己設計的優質的照相排版機、各類計算機和文字處理設備,向IBM爭奪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