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潛意識中的積極心態
重慶大學苟世祥
在人們的潛意識中,猶如一張牌的兩麵,一麵印著積極心態,一麵印著消極心態。
無論是積極心態或是消極心態,都是一種精神催化劑。積極心態常常能使任何幾條成功原則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得到一個,有價值的結果或“報酬”。消極心態則常常將人們引入沉淪、悲哀甚至災難的深淵,悲劇往往成為它的“付酬方式”。
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相信他們命裏注定是要失敗和貧窮的,因為某些奇異的力量,例如運氣、機遇、環境等,在逼迫他們相信自己是天生倒黴的人。他們麵對人生的困境或逆境,時常感到束手無策,無能為力甚至麵色蒼白,兩眼發黑,雙腳發抖,似乎整個生活的世界除了一片黑暗,決不會出現一絲光明。這種人實際上是一種自造不幸者。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到,也不可能認識到造成自身不幸的主要不是運氣、機遇和麵臨的困境等,而是潛意識中彌漫著的那種悲觀失望的消極心態。
歌德曾經說過:“奇跡本是信仰的兒孫”。是的,信仰、信念、信心都是一種具有能動作用的積極心態,人們憑借它可以創造許多奇跡。進而言之,包含著欲望、夢想、想像力、自信心、決心及恒心等等人類獨具的積極心態,不僅使人類成為萬物之靈,而且還作為人類潛意識中蘊藏的巨大的智慧能量,人類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尤其是人類在處於逆境時刻,充分運用自身獨具的積極心態去衝破逆境、戰勝逆境,從而創造出輝煌的人類文明和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
從宏觀的角度來考察人類文明史,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文明從發祥之日起就受到了自然界的挑戰。
地質考古證實,人類登上曆史舞台之初,適逢冰河解凍時期,世界性的洪水泛濫給幼年人類的心靈刻下了深深的痕跡。如今流傳在世界各地的上百種有關洪水的神話,猶如山風江雨,飄灑到了人類的曆史長河之中,彙聚成一勺勺清波。在曆史的河床上,搖蕩出遠古人類與洪水搏鬥,創造文明的陳跡往事。
四大文明古國矗立在大河流域的寫照決非偶然,它正是人類戰勝洪水,創造文明的艱難曆程的縮影。眾所周知的鯀禹治水神話,更是樹起了一座中華民族以積極心態去戰勝自然災害、創造燦爛文明的豐碑!鯀因竊息壤治水,被天帝壓殺在羽山,但為了實現治理洪水的偉大理想,他竟然堅忍到抗擊死亡,死了三年屍身都不爛,又從肚子裏化生出他的兒子禹來繼續他的未竟之業。禹為了秉承父親遺誌,治理洪水,“沐甚雨,櫛疾風”,誅妖擒魔,化熊開山,“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最後終於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治服了滔天的洪水。
從此我們不難看到,中華民族從文明啟源肇始之際,就具有以積極心態去與逆境拚搏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正是憑借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才得以創造了自己輝煌的遠古文明,並在公元前8—前2世紀,作為極少數的幾個民族之一,昂首闊步地跨入了人類文明第一次突破的樞軸時代,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積極心態不僅能創造出人類文明的碩果,而且也常常能激勵每個社會成員去攀越貧窮和失敗。
福勒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黑人農夫的兒子。他父母共有七個孩子,家境十分貧寒。5歲時,他就下地幹活,不到9歲,就以趕騾子為生。這對於貧寒家庭出生的孩子來說,已是習以為常的事了。這些家庭通常認為貧窮是命中注定的,因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很難發現要求改變貧窮現狀的欲望。
然而,與許多小夥伴不同的是,福勒有一位不平常的母親,她的內心裏反抗著這種僅夠糊口的貧窮生活。她時常對兒子說:“福勒,我們不應該貧窮。我不願聽到你說,我們的貧窮是上帝的意願。我們的貧窮不是由於上帝的緣故,而是因為你的父親從來就沒有產生過致富的願望。我們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從此,致富的願望,在福勒幼小的心靈裏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它作為潛意識中的積極心態,通過自我暗示的引發,不斷地激勵著福勒去追求致富之路,以致改變了他的整個一生。
福勒長大以後,他的致富欲望像火花一樣迸發出來。他決定走經商致富的人生之路。他挨家挨戶地出售肥皂達12年之久,積攢了25000美元。後來,他獲悉供應他肥皂的那家公司將要拍賣出售,售價是15萬美元。他與那家公司達成協議:他先交2萬5千美元的保證金,然後在10天內付剩下的12萬5千美元。協議規定,如他不能在10天內交清這筆款子,他就要喪失他所交付的保證金。經過多方求援,在第十天的前夜,他已籌到了11萬5千美元,僅僅還差1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