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人類的反思 (3)(1 / 3)

——引證法。“生存還是毀滅”出自哈姆雷特之口,是莎翁劇作名句,也是本文議論的核心。本文更妙處在於把這一名句同兩位哲學家關於生存的定義聯係起來,“嫁接”起來,寫成了一篇意蘊深厚的文章。

——對比法。兩位哲學家的名言的對比。引用培根名言,名言本身就是失友與交友的對比。興趣僅僅局限於固定的工作,與產生新的興趣又構成對比。思想局限於“小我”“小天地”,與關心國際事務、關心異國風情、熱愛文學藝術再構成對比。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深刻地領悟到擴大與加強我們的聯係的重要作用。

—舉例法。怎樣增強與外界事物的聯係?作者就此舉例說明:“詩歌、散文、音樂、繪畫、體育、無私的友誼、政治、國際事務”,“關心在中國發生的情況……對一本優秀小說中的人物感興趣……全神貫注地傾聽優美的音樂”。原來,這個“聯係”並不限於交朋結友。

話題

1.寫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2.你是如何認識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形象的?

3.怎樣才能生活得豐富、充實而熱切?

相關資料索引

1.《中外散文名篇鑒賞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2.《外國文學經典—文選與解讀》,陳建華,安徽文藝出版社。3.《外國名家四季散文》,鍾露鑫,東北民族教育出版社。4.http: //www.jinjueculture.com.cn

讓?保爾?裏克特

1763-1825 德國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花果刺》、《捉坦》等;散文《愚蠢頌》、《魔鬼檔案精粹》等。

兩條路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佇立在窗前。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麵上。老人又低頭看看地麵,幾個比他自己更加無望的生命正走向它們的歸宿—墳墓。老人在通往那塊地方的路上,也已經消磨掉六十個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過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沒有得到任何別的東西。他老態龍鍾,頭腦空虛,心緒憂鬱,一把年紀折磨著老人。

年輕時代的情景浮現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莊嚴的時刻,父親將他置於兩條道路的人口—一條路通往陽光燦爛的升平世界,田野裏豐收在望,柔和悅耳的歌聲四方回蕩;另一條路卻將行人引人漆黑的無底深淵,從那裏湧流出來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到處蠕動,吐著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惱地失聲喊道:“青春啊,回來!父親喲.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人口吧,我會選擇一條正路的!”可是,父親以及他自己的黃金時代卻一去不複返了。

他看見陰暗的沼澤地上空閃爍著幽光,那光亮遊移明滅,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輕拋浪擲的年華,他看見天空中一顆流星隕落下來,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喪像一枝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髒。他記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人生活的夥伴們,他們走的是高尚、勤奮的道路,在這新年的夜晚,載譽而歸,無比快樂。

高聳的教堂鍾樓鳴鍾了,鍾聲使他回憶起兒時雙親對他這浪子的疼愛。他想起了發蒙時父母的教誨,想起了父母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禱。強烈的羞愧和悲傷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親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法然淚下,他絕望地大聲呼喚: “回來,我的青春!回來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來了。原來,剛才那些隻不過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兒時做的一個夢。盡管他確實犯過一些錯誤,眼下卻還年輕。他虔誠地感謝上天,時光仍然是屬於他自己的,他還沒有墮入漆黑的深淵,盡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條正路,進人福地洞天,豐碩的莊稼在那裏的陽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門口徘徊逡巡,躊躇著不知該走哪條路的人們,記住吧,等到歲月流逝,你們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蹌時,再來痛苦地叫喊:“青春嗬,回來!還我韶華!”那隻能是徒勞的了。

羅務恒 譯

解讀

《兩條路》講的是一個十分平常的規勸故事。它告訴人們的其實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樣一個道理。就這個內容來說,把它寫進文章不易寫好。但是,裏克特卻以巧妙而奇特的構思,十分精到的藝術手法,將短文寫得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