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已然麵臨著嚴峻的變化。自朝廷起始,到民間鄉野,都注定無法從這場漩渦中脫身。從天際深處,到陸川山海,都低吟預言著****到來。
明朝天啟七年,皇帝朱由校在意外落水後病重,久久無法查出病因,無從治愈,身體狀況每日愈下。國家在宦官與東林黨的爭鬥下瀕臨崩潰。
宮內太醫與道士對皇帝的病情束手無策,為治療怪病,官府廣發榜文,向全國征募奇人名醫,隻要治好了皇帝的病,就賞賜世襲侯爵。
在榜文發布的頭一個月,就有大量民間能士為名利而來。但是最後進宮後就都沒了消息,那些能人恍如人間蒸發,不知生死。而天啟帝的病情也一直沒有改善的跡象,整個朝廷都陷入了動蕩與恐慌之中。
不僅朝中震動,在民間也流言蜚語四起。京城裏的老百姓平日裏就喜歡無事聚在一起,上議論朝廷正事,下指點別家瑣事。信息的不完整導致謠言總是在民間產生,隨後病毒式傳播。如今皇帝的病情成了輿論焦點,大家對著榜文開始議論起來,他們對莫名失去消息的應征能士產生了莫名的興趣。
那些人大多是江湖騙子,為了名爵鋌而走險,想投機撈一把,遭到識破後就被按欺君罪處死了。某個路人是這麼認為的,一些人覺得有些道理。
有個老人對這個觀點並不認同,他認為不可能所有人都是騙子,隻能說皇上的病實在奇怪,不是凡人可以醫治的。
“爺爺,那麼那些進宮看病的人去哪了呢?”老人的孫子拉著他的手問道。
“我要是能算到啊,早就被召進宮裏去咯。”老人捋著白須笑而輕語,招來附近人們的一陣噓聲。
“你們都錯了,大家仔細想想看,那麼多人給皇上治病,一個一個來,一人一個方子,是個人都受不住,搞不好皇上已經……”在某人說出大逆不道的詞彙之前,負責看守榜文的官差就及時把那家夥給逮了。有昨天這件事情,今天大家說話都很有分寸。
路邊一擺攤的算命先生很有自己的看法,當然是在腹中自語。當今皇上久病不起,朝野****不堪。自己掐指一算,豈隻是皇上大限將至,恐怕整個大明朝都要……他及時打住了自己的想法,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想多了就會不自覺說出口,引來殺身之禍,況且他算過自己命裏隨時會有無妄之災,這也算是泄漏天機太多所帶來,上天給予他的特別“照顧”吧。
這位眼睛正常的算命先生在京城小有名氣,就是以算的準出名的。他提筆在紙上寫下隱晦的寥寥幾字,掐指認真一算。他不會告訴別人自己在算下一朝的開國之君。他重複算了幾遍,感覺事情並不簡單,他算的是開國之君的姓氏,可連續幾遍出來的結果都是四個字,而這四個字都不應該是人的姓氏。
“奇怪了,太奇怪……”算命先生覺得肯定是哪裏出錯了,又換了一種方法再算一次,這一會他似乎得到了答案。那個真龍天子姓李,這才對嘛。算命先生心中讚歎自己神機妙算,然後默默的把剛才寫了字的紙給撕了。
除了各種說法外,還有個人指出了新的觀點。這人是書店老板,專賣各種奇文小說,他的店曾經因為賣禁書金瓶梅而被查封過,差點就栽進大牢裏去了。他悄悄地和旁邊的圍觀群眾議論,說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你們聽說了嗎,那魏忠賢魏公公啊,是黃鼠妖孽轉世,來亂我大明朝的。”這書店老板膽子也忒大,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妖言惑眾,還說得好像若有其事似的:“其實當今皇上沒有病,都是那魏公公假造聖旨傳出來的謠言。他遍尋天下能士,把他們騙進宮去,然後將他們剖腹挖心。魏公公每天都要喝一碗人心湯,等喝到九百九十九碗,就能飛天成仙啦!”
這書店老板說的好沒有道理,可大家都無言以對,好像大家在潛意識中都把這個老太監當成了惡魔。這麼一說嚇得城西張郎中的兒子都暈死過去了,他爹半月前被召進宮裏去看病,就再也沒有回來。
這些話旁邊的官差都聽的一清二楚,可他們沒有動手抓人,畢竟他們對閹黨亂政也敢怒不敢言,況且這等瘋人瘋語權當笑話就行。
最重要的是,關於魏公公的謠言多如牛毛,更過分的他們都聽過。比如很著名的一個,魏忠賢讓滿朝大臣都稱呼自己為九千歲,然後給皇上下慢性毒藥,等皇上駕崩了就取而代之。這個謠言出自何處已經無處知曉,總之流傳很廣,搞的魏忠賢和司馬昭一個待遇。
眾人都在議論紛紛消磨時間的時候,在他們麵前猛然出現了一個熊形大漢,看樣貌有三十出頭,高大壯實的有二百多斤的樣子。最近已經很少有人來揭榜了,畢竟揭榜的人沒一個活著回來了。可這位大哥就偏不信這個邪,似乎頗有自信地將離地一人多高的榜文隨手掀落在自己手上。
今天有沒有人會來揭榜?終於還是有人來揭了,旁邊幾個人在以此坐莊打賭呢。盡管這個大漢看起來雄武有力,目光如炬,不過實在是沒什麼特點,就是個大號的普通莊稼漢。要知道,即使是很多能人異士,也免不了一去不複返的結局。
這大漢似乎神情很是驕傲,不把他人放在眼裏,對著官差要求給自己帶路。官差們對這種自以為是的看了多了,反正隻是今生就此一麵,也不和他一般見識了。不過旁邊的群眾就習慣性地起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