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故土(1 / 3)

難道是聖石顯靈?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任何超出人類理解範疇的事情都可以與神跡扯上關係,每個人都是天生的信徒,信仰各種虛無縹緲的存在。

創世石在說出孩子的名字後便不再有任何反應,悉達多以他微弱的靈力洞察力或者說是神跡情懷,將這白色的石頭與漂流的孩子聯係在一起。

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悉達多將耶穌抱在懷中,他決定將這個孩子撫養長大,哪怕他是個出生就已經無藥可救的腦癱患兒,也必然是被神所眷顧的生命。

在四處遊學的二十年裏,悉達多獲取了大量的知識,也聚集了足夠的知名度。他不再以女裝示人,也不再四處漂泊,留下來繼續參悟並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世人,才是他給自己下達的任務。悉達多已經在這裏的村莊住了幾個月,他的智慧與神性征服了這些村民,以至於這些愚昧而原始的村民把他當做活生生的神跡。

悉達多就在這個恒河邊的村莊安頓下來,為了給耶穌看病,他有時還會離開去遍訪各地名醫。當然所有醫生的結論隻有一個,也就是腦殘者無藥醫也。對於這個結論,悉達多絕不認可,在他看來耶穌這個神跡可是貨真價實的,盡管聖人的一生充滿磨難,但肯定不會是毫無意義的一生。

改變,就在創世石之中。在與耶穌在一起的日子裏,悉達多可以感覺到神石不斷散發出來的靈力氣息,它似乎在引導悉達多,久而久之悉達多感覺到自己似乎有了些許神通,他可以運用比較簡單的法術,也可以層層刺探他人的意識,甚至他的衰老開始停止,一直保持年輕的模樣。而被神石庇佑的耶穌身上也開始出現奇跡,這個十三歲的嬰兒終於能說話了,仿佛纏繞著他的缺陷在延遲了十年後被彌補,神奇的力量將他拉回了正確的人生軌道。

擁有了靈力的悉達多有了更多的籌碼,更何況他還有耶穌這個神跡孩童。悉達多開始招收來自於各地窮苦人家的孩子,將他們收作自己的弟子,撫養並培育他們。任何一個宗教都需要信徒,有了信徒,一切也就都有了。厭倦了婆羅門的悉達多並不想去成立一個新宗教代替舊宗教,他要的是改變,起碼他還想著去結束這人世間的苦痛。

時間一晃過去了十五年,這漫長的時間裏悉達多的修行不斷提升,加上創始石的影響,他越發像是個超凡脫俗的聖人,而在他座下的弟子,也已接近百人。在北印度,悉達多是個很有影響裏的僧人,以至於會有很多國王和城主會慕名而來,甚至會有千裏之外的普通老百姓特地前來朝聖。從這一刻起,悉達多便與那些受人仰拜的婆羅門們沒有實際區別了。

這天悉達多的修行聖地來了一個很特殊的男孩。說他特殊,是因為他的五官以及膚色與本邦以至於許多外邦人相差甚遠,他來自於東方的周國。男孩的名字叫道源,說的當地語言

很不連貫,如果問他為什麼,答案會是他隻學了十餘天的本地語言。

從周國來到印度,期間要翻越喜馬拉雅雄山,還要穿過千裏高原,也許中間還有海洋或是沙漠……成功到達周國的印度人屈指可數,因此無論地理還是人文,周國都是個趨近未知的國度,反之也是如此。那麼道源為何會遠道而來?從他不多的話語中很難得到答案,也許是逃難,也許是被兩國之間的流匪擄掠而來,總之他與他的國度一樣,充滿著未知。

道源來到本地的目的就是來探訪悉達多這個聖人,由於來朝聖的人不少,悉達多基本除了各邦貴族外都不相見。同樣作為沒有任何背景的十三四歲男孩,早在他修行聖地的入口之外就被擋住,在他身旁普通民眾在牆外跪拜,乞求來世不再是受苦流民。宗教之中的所有思想都充斥著欺騙,即使悉達多在被世人崇拜後也脫離了初衷。

眼看已經來到目的地,卻不被允許進入。道源對這種等級化的宗教組織嗤之以鼻,原本是想看看這所謂的聖人有多少能耐,沒想到也是欺世盜名之徒。如果就此退卻,似乎太沒有麵子了。道源可不管自己身在異邦,他小小年紀就戰鬥力十足,特別是他會一種周國的特殊能力,也就是武功。

道源似乎無法無天,他在碰壁後就決定把這地方砸爛。他的武學造詣在家鄉就已經少有對手,可謂是少年天才,哪是悉達多這些農家出生的弟子能抗衡的。頓時聖地就成了雞犬不寧之處,任誰都不會想到有如此狂悖神靈的家夥來此搗亂,任誰也擋不住如此強大的歹徒。

所有人都驚詫這孩子強大的實力,聖地裏的建築似乎都變成了脆弱的樹枝,隻被打了幾掌便轟然倒塌。弟子們都嚇愣了,隻好把他們的師傅趕緊請來。在這十幾年裏,在創世石的影響下已有了相當的靈力,當道源見到這所謂的聖人後仍然不以為然,直到交手之後才知道這人不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