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怨恨(1 / 2)

到了這年十月,董鄂妃生下一子,皇帝欣喜若狂,幾次三番流露出想立此子為太子之意。宮廷內外皆聞風而動,不僅鄂家門口排起了長龍,連柳家也來了好些道賀的客人,陳洙算是明白了什麼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可好景不長,不出百日,未來的太子便夭折了,皇帝十分悲痛,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董鄂妃禁受不住喪子之痛病倒了,陳洙與周詩怡奉旨進宮探病。回想起幾月前進宮賀喜的場麵,陳洙心中不由得大歎物是人非。

來到董鄂妃宮中一看,隻見她躺在床上,臉色憔悴不堪,雙眼緊閉,睫下似有淚珠。陳洙心中發酸,想勸慰她幾句,卻不知說什麼才好,最後隻說了幾句場麵話,便退下一邊,讓她們母女倆單獨說話。

陳洙等了好久也不見周詩怡出來,卻等來了董鄂妃身邊的侍女李香君。李香君在確認了周圍沒有旁人之後,小心地關上了房門,然後來到陳洙身前跪下說:“求夫人救救我們娘娘。”

陳洙大吃一驚,連忙扶起她問:“此話怎講?”

李香君流著淚說:“娘娘多年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侍奉太後、照顧嬪妃等事宜,她無不親力親為、任勞任怨,前不久剛她承受了喪子的打擊,靖懿太妃卻跑來說了一通風涼話,娘娘她如今……如今……”說到這裏已是泣不成聲。

陳洙問:“靖懿太妃?她又是何人?為何與娘娘過不去?”

李香君說:“此事本是宮廷秘辛,可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說了。當年娘娘本已嫁給了和碩襄親王,卻在一次家宴上被皇上看中了,後來和碩襄親王就暴斃了,再後來娘娘就進了宮。靖懿太妃就是和碩襄親王的生母。”

陳洙聽得倒抽一口涼氣,原來董鄂妃入宮還有這樣一段曲折,想來那和碩襄親王的死和她不無幹係,難怪她失了兒子,靖懿太妃會幸災樂禍。

陳洙正不知說什麼才好,卻聽李香君又說:“不管外人怎麼說,我都相信娘娘是好人,她定有不得已的苦衷。這些年來,我常見她於獨處時悶悶不樂,此事必已成為了她的心結,是以那天靖懿太妃剛走,她就吐了血。旁的話我都可以勸,可唯有這事,我無法開口。我思來想去,隻有請跟娘娘最親近的女性長輩來勸她了。”

陳洙沉吟半晌,說:“這話隻能由母親來勸,我隻是她的表姨,血緣上隔了好幾層,恐怕不便開口。”

李香君說:“照常理說,夫人這話沒錯,可娘娘的母親隻會說些隱忍負重的話,恐怕不但無法幫她解開心結,反而會加重她的病情,所以我隻好來求夫人您出手相助了。”

陳洙歎了口氣,問:“那依你說,我又該如何勸她?”

李香君說:“依我看,夫人隻需把自己的平生事跡講給娘娘聽就行了。”

陳洙詫異道:“這樣就行了?”

李香君說:“我雖然身在深宮,但這些年來對夫人的所作所為也有所耳聞。夫人敢作敢為,瀟灑豁達,娘娘若能學得夫人的一成半成,也不至於活得這麼辛苦了。”

陳洙沉默半晌,說:“我明白了,你是想讓她跟我學‘壞’一點。”

李香君微微一笑,說:“旁人眼中的好與壞,又有什麼要緊?隻要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否則連人都不在了,還要名聲做什麼?”